正文

阴谋诡计,这个我懂(1)

大明第一推手 刘伯温 作者:陆杰峰


吴成七,江浙行省文成县人,跟方国珍一样,也是个私盐贩子出身,不过是兼职的,主业还是种地。此人拥有一身的好功夫,据说幼年时曾经拜水云寺的武僧为师,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公平条件下基本上已经可以1V5了。而且吴成七为人刚勇仗义,好打不平,广交四方豪杰,在民间很有威望。

俗话说“穷文富武”,从吴成七的兼职工作和兴趣爱好来看,他绝不会是个贫苦农民出身。那他为什么也反了呢?

说来话倒不长。1353年的某一天,吴成七去邻县的码头卖私盐,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跟当地的盐霸发生了冲突,然后就打起来了。吴成七的武功真不白给,三两拳就活活打死了盐霸。其他盐霸一看打不过他,就跑到官府把他给告了:怕打死人的罪名不够重,还额外附赠了一个超值罪名大礼包:谋反。

杀人是个要命的罪名,但谋反可是能要了你全家命的罪名。吴成七一看形势不对,拔腿就跑,跑回家越想越怕,心一横,你说我是反贼,我还真就反给你看!于是,吴成七真的反了!

可见那时的处州,造反真的跟请客吃饭一样寻常。

因为平时人缘好,吴成七振臂一呼便有不少人响应,很快就凑出一支比较有战斗力的部队。然后,他分别在北边建了高羊寨、马羊寨,扼控通入黄坦的咽喉大道;在西南向构筑天高、水牯、水盆、龙须等屏障寨,于东向建立白羊、牛头等前哨寨,把自己的大本营守得铁桶金城般。一时之间,受压迫的百姓纷纷响应,队伍很快发展到数万人。

在吴成七的造反班底里,能摆上台面的有三个人,分别是民间武师宋茂四、落第穷儒支云龙、善研兵法的周一公。从他们的职业就能看出他们的分工:一个打前锋,一个搞后勤,一个做军师,吴成七统领全军。

应该说,元末的江浙确实藏龙卧虎,就这样一支草台班底,造反初期居然势如破竹。

到1354年,吴成七的造反生意越做越大,和他的前辈们一样,他想过一把皇帝瘾了。称帝自然是不敢的,但称王可以有,于是吴成七自封为吴王,同年秋,又觉得现在的地盘太挤,便主动出击,攻打青田县城。

这下朝廷震怒了,在你的小渔村闹腾一下也就算了,在我眼皮子底下称王称霸不说,居然还敢出兵攻打县城!不想混了吧!于是,朝廷连忙派出大军剿伐,大军的司令姓王,但具体叫啥不太清楚。

连个名字都没在史书里留下,可见王司令这一仗打得是非常窝囊。事实的确如此:既没有大胜,也没有大败,因为这位王司令的所谓大军根本不敢接近吴成七的据点,到青田旅游了一圈,就回去了。

官军是指望不上了,青田人只好自己保卫自己,于是当地的地主徐伯龙、季珍等主动请缨,要求指挥当地民兵去抵挡吴成七。

可别小看民兵,至少那时候民兵的战斗力绝对比官兵强,但跟吴成七和他的“三巨头”还不在一个级别上。于是,张坳一战,徐伯龙战死;船寮一战,季珍战死,青田县城沦陷。

占据了青田的吴成七眼看着自己的“王国疆土”从一个乡变成了一个县,一下子信心爆棚。第二年便拜周一公为军师、宋茂四为大将、支云龙为谋臣,甚至还有模有样地开科取士,选拔文官武将,建立三省六部,并点封朱君达、李夹等数十名战将,以黄坦为中心四向出击,把势力范围扩大到处州、温州、婺金华及福建北部一带,形成首尾相连百余寨,跟方国珍的地盘连成了一片。

面对吴成七这样的悍匪,元朝打不过也不乐意打,能想到的最好解决途径自然是招安。可惜吴成七不是方国珍,革命意志异常坚定,每次都毫不犹豫地拒绝朝廷的招安。

这就是吴成七,江浙头号悍匪(不算半官半匪的方国珍),本人骁勇善战,手下人才济济,革命意志坚定,又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个人让刘伯温非常头痛。不能拔掉吴成七这枚硬钉子,就没法给处州剿匪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