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逃难

作者:关愚谦


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的情景。全家刚吃完晚饭,坐在一起聊天,突然听到有人在旅馆门口大喊:

“不好了!日本人打进北平了!日本人打进北平了!”

这突如其来的喊声使一屋子的人都愣住了。父亲“腾”地从椅子上跳起来,冲出门去,母亲和姑母则惶惶然跑到窗前,我凑上去一看,见父亲和一个年轻人在门口说着什么。不一会儿,父亲又奔了进来,打开了收音机。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在那里又蹦又跳,父亲大吼一声,转身就给了我狠狠一巴掌,我吓蒙了,竟没哭出来,母亲一把将我拉进她的怀里。这响亮的一巴掌使我忽然懂得去思考,为什么父亲会忽然丧失理性,如此震怒。这一思考宣告了我的童年时代的结束。

夜深了,母亲紧紧抱着我,自言自语地说:“完了,一切都完了!北平回不去,我们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了!”她的眼泪流下来,滴进了我的脖子。

那一天是1937年7月7日,日本人挑起了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

家里乱成一团。母亲把一腔怨怒泼向了父亲,责怪他做事轻率,明明知道形势紧张还要我们到青岛来,落到这样一个结果,今后该怎么办?父亲并不为自己辩解,只是抱着双臂在房间里焦躁地走来走去,好像根本没听母亲在说什么。姑母则一个劲地哭着,我们几个孩子再也不敢嬉闹,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傻傻地看着大人们。

日军长驱直入,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青岛危在旦夕。我们一家人不知该往哪里去。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接到了叔父的电报,说他们全家已经到了上海避难,让我们赶快过去。父亲当即决定,母亲和姑母先带孩子们去上海,他等料理完青岛的事后,随后就到。在这样的危难时刻,父亲不能伴我们同行,引起母亲不满,但时间紧迫,再容不得争执。当晚我们就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一早出发。

青岛火车站拥挤不堪,到处是逃难的人群,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臭气。父亲送我们到火车站时,去上海的车票已卖光了。他说再想想办法,让我们等着。半个小时后,满头大汗的父亲招呼我们赶快跟着他走。他开路,母亲殿后,姑母和几个孩子夹在中间,使劲向入口处挤去。里面的人见是父亲,做了个手势,父亲赶紧带着一串人从门缝挤了进去。后来我听母亲说,父亲用两个戒指买通了检票员。列车上爆满,父亲找到站在列车边的警察,塞给他一把钞票,警察就带着我们来到餐车边。车门打不开,父亲把我们一个个从窗口塞了进去,然后挥了挥手,匆匆离开。就这样,我们逃到了上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