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妥协的多元“自由”(6)

思想背后的利益 作者:陆建德


也许《唐森德条例》的合法性并不值得讨论。当时殖民地区13个州羽翼已经丰满,英国无法实行有效统治。华盛顿得到法国舰队的支持,英军在军事上也失败了。利益冲突和现实政治带来了美国,纯粹的“自由”理念只是表面文章。当“自由”的法国在大革命后与英国交战时,华盛顿食言了,他拒绝履行与法国一起打击英国的诺言。过了几年,英国又大有用场可派。美国不时做出要加强美英关系的姿态,资金短缺的拿破仑就把密西西比河流域约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1500万美元之价卖给美国。没有这“路易斯安那土地购买”(1803)就没有今日美国。在税务上,早先殖民当局未能做到的华盛顿却做到了,他在美国立国后镇压过不少以“自由”为名的抗税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日本派驻大量军队,驻日美军的开支由日本政府负担。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力量维护了美国的全球利益,但是美国就像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一样,不愿为相关的巨大军费动用本国百姓的税金。1991年,美国为“沙漠风暴”耗费611亿美元,近90%的战费由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德国和日本分摊。如何解决英法七年战争的耗费问题,这最终取决于实力。实力不是“自由”,然而在现实世界中“自由”之歌往往由实力独唱。

方纳的父亲杰克·方纳和叔父菲力浦·方纳都是美国的左翼史学家,黄绍湘先生的美国史研究曾受到菲力浦·方纳的热心指导和帮助。这部《美国自由的故事》有助于中国知识界理解“自由”的多元含义和历史演变过程,为此我们要感谢译者王希。读了方纳这部著作,我们会懂得“自由”不是简单、绝对的状态,“不自由,毋宁死!”这类口号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公民社会中的自由必然与税收、法律、政府、道德、宗教有层层复层层的关系,超越社会的“自由”并不存在。同时我们也担心,商业化的社会在炒作“自由”概念,任何推销活动都可以假“自由”之名。《美国自由的故事》收有50张插图,方纳在选用过程中是费了不少心力的。20世纪初纽约一家饼干公司的宣传画上,自由女神高举已打开的铁皮饼干罐,广告词是“自由女神喂养世界”。连芭比娃娃也做成了自由女神,不过胸前的一块牌子上有“马来西亚制造”的字样。最后一张插图是蒙塔那州右翼民兵组织“美国自由战士”的宣传网页,上面登载着的一条口号是“要么自由,要么受奴役”,依然是“不自由,毋宁死!”的翻版。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制造者麦克维就是这类组织的成员。“自由”已被滥用到这等地步,还值得津津乐道吗?妥协的方纳并不想抛弃“自由”的概念,我们理解他的难处。但“美国自由”这类提法不免使人生疑,它似乎免去了美国进行深刻反省的必要。一个仿佛要被戳破的神话又完好无缺地存活了下来。世界上每个国家都爱独立自主,抗拒侵略的伊拉克人也有“伊拉克自由的故事”。“美国自由”有酒精的效力,在它的作用下,一种罕见的疯牛仔病正在破坏世界和平。梁山英雄啸聚山林自有无数好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自欺欺人的“替天行道”的旗号必须高高飘扬。如果美国知道“自由”并不是为美国所垄断专有,不再以“替天行道”之名行打家劫舍之实,愿意谦虚地听取他人的见解,并将别国的利益和尊严与自己的利益和尊严一并考虑,那将是世界的大幸,那将是真正的自由精神的体现。

事实并非如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