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颇为神秘的死亡 2

欧洲真相 作者:吴黎明


3月15日,米氏的棺椁空运到贝尔格莱德,受到忠于米氏的塞尔维亚社会党人的迎接。吊唁者在棺椁上覆盖了塞尔维亚的三色旗。他们要求举行国葬,但被政府拒绝。 

3月17日,前南国际刑庭公布了针对米氏尸体检查所做的初步毒物学化验报告,报告称,死者的血液里没有毒药或者非医生处方药的迹象。 

3月18日,米氏数以万计的支持者聚集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向其遗体告别。米氏被安葬在波扎雷瓦茨他自己家的后院里,其遗孀以及儿子担心对他们的通缉令,没有回国参加葬礼。

一场大幕终于被拉合上,一世豪雄终于走进历史,。

斯人已逝,但盖棺未定论。

在前南地区,许多人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也有许多人认为他是“屠夫”,还有人认为他是分裂南斯拉夫的历史罪人。

在中国民间,一些人会用“老米”这个呢称来称呼他,因为他们认为米氏能够坚决顶住北约的压力,是民族英雄,甚至由此生出一种与米氏同仇敌忾的感觉,尤其是在1999年发生了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被北约军机轰炸的“五·八事件”以后。记得那时我还在上外读书,有一位外国学者在“五·八事件”之前到校园与学生对话,简直是“鸡同鸭讲”,双方的观点是绝然对立,更不用谈“五·八事件”之后了。

可是,在欧洲,许多人一提起米氏马上就联想到大屠杀,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流传到西方的一张张令人头皮发麻的集中营和“百人坑”照片。

欧洲的政治家和学者在研究:米氏本人对南斯拉夫最终解体要负多大的历史责任?欧洲能从中汲取哪些教训以避免人道主义危机重演?欧洲该如何让前南斯拉夫所在的巴尔干地区融入欧洲…… 

斯人已逝,米氏案的审理也就戛然而止,留下诸多谜团待后人破解了。

多年来,前南国际刑庭总是每周给我发邮件,告知刑庭的工作安排和新闻发布活动。不过,在米氏去世后的某一天,我默默地把前南国际刑庭的邮箱拉入垃圾邮件的位置——再也不用理它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