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提起舟曲,留在我记忆中的是什么呢?是铺天盖地、满布城中的淤泥,还是透过两层口罩直冲入鼻翼的死亡气息?我无法定义在舟曲的那些天,是采访,还是更像一次修炼?在那里,我克服了内心的恐惧,获得平静的力量。
2010年8月的一个周六,早晨7点,我被电话叫醒。对我而言,这本是一个难得的假期,没有理会电话的侵扰,接着昏睡。第二通电话又将我吵醒,那头,领导用急促的语气说:“舟曲那边发生了泥石流,有人伤亡,需要你去一趟,越快越好。”
我从床上跃起。打开电脑,网络上写着,8月7日夜晚到凌晨,甘肃南部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80多人死亡,2000多人失踪。睡意被赶到天外,这是一起非常重大的灾难,根据泥石流的特点,很可能失踪的人也已经遇难。
查了地图,只有两条路通往舟曲,一条取道张家界,近且稍微好走,但已被洪水冲毁。另一条要从兰州开车进入,走山路,崎岖险峻,最快也要15个小时。
迅速联系航空公司,却被告知机票已经售完。8月正是暑期旅游旺季,加上获知消息的同行也在行动,一票难求。我退而求其次,选择从西宁转道舟曲。西宁的机票也只剩下晚上的两张,果断拿下,先确保我和摄影师周庆元的位子,负责海事卫星的技术同事赵玮只能再见机行事。晚上临去机场前,我们终于等到一张珍贵的退票,三人得以同行。
飞机到达兰州后,因为天气原因无法再飞往西宁,焦急的我们没有太多考虑的时间,提前下机。
原本就想取道兰州,没想到阴差阳错,竟然实现了目标,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抱怨。只是辛苦了早已联络好的、已经在西宁机场等着送我们到舟曲的两名司机师傅,得到消息后,他们马上从西宁折返,到兰州来接我们。
凌晨1点,一行人终于在兰州会合,启程前往舟曲。这一路上,走高速、穿山谷、过河流、攀爬无休止的盘山小道。在车灯的照射下,耸立的山崖沉默而伟岸。这条路,一边是高山,另一边是万丈深渊。我们匆忙经过了舟曲著名的拉尕山,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以山色秀丽著称。
二
无论有着怎样丰富的想象力甚至多么流畅的表达能力,我都无法形容站在舟曲的泥石流现场所看到的情景。这就是被称为“藏区江南”的那个美丽的世外桃源吗?一道长2公里多、宽100多米的冲击带恐怖而狰狞,它上接高山、下连汹涌的江水。冲击带上布满泥污和砖块,两边是残存的建筑:要么被削掉了一半,裸露出内部的水泥板;要么从顶部直接垮掉,歪七扭八地倒在一边。坐落在两山峡谷之中、白龙江穿城而过的舟曲,现在逼仄、凌乱,拥挤着众多因为泥石流而失去家园的人们。
穿城而过的白龙江,因泥石流冲击,河床被抬高,水漫过河堤,迅速淹没两岸的楼房,形成了一个长1.5公里、宽120米的堰塞湖。坐在救援队的冲锋舟上沿江而下,两边是最下面两层被淹没的楼房和只露出顶部的凉亭及绿化树。泡在水中花花绿绿的招牌显示它原来是个商业区,一个繁华喧嚣的所在。透过建筑物的窗户可以看到有些是饭店,桌椅整齐,餐巾纸和餐具摆放在桌上,似乎一场盛宴马上就要开始,只是没有了客人。
这里安静,安静得可怕,除了救援人员的喊声和口哨声,只能听见流水哗哗淌过的声音。这里就像神话世界中的死城,而我仿佛是闯入异度空间的外来者,所见所闻已不在人间。
伤亡最多的是三眼峪沟,这里是两条泥石流冲击带中最严重的一条,另一条泥石流冲击带在舟曲的西面。
三眼峪沟原本有很多民房,现在却看不见任何建筑的痕迹。一条巨大的淤泥带从山谷直插白龙江,仿佛一条泥土的大河,只有淤泥的边缘才能看到一些零星建筑的废墟。也正是这些废墟,提醒着我,这条平静的泥河下埋葬的是什么。
救援军队正在挖掘可能的幸存者,“黄金72小时”是救援的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