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之有韵,所以谐节奏,调起毕也。是以多取同音,弗畔宫律,吐字开闭,畛域綦严。古昔作者,严于律度。寻声按谱,不逾分寸。其时词韵,初无专书。而操觚者出入阴阳,动中窍奥。盖深知韵理,方诣此境,非可望诸后人也。韵书最初莫如朱希真作《应制词韵》十六条。其后张辑释之,冯取洽增之。至元陶宗仪,曾讥其混淆,欲为更定。而其书久佚,无从扬榷矣。绍兴间,刻菉斐轩《词林要韵》一册,樊榭曾见之。其论词绝句,有“欲呼南渡诸公起,韵本重雕菉斐轩”之句,后果为江都秦氏刻入《词学全书》中,即今通行之本。词韵之书,此为最古矣。惟近人皆疑此书为北曲而设,又有谓元明之季伪托者,今不备论。自是而沈谦之《词韵略》,赵钥之《词韵》,李渔之《词韵》,胡文焕之《文会堂词韵》,许昂霄之《词韵考略》,吴烺之《学宋斋词韵》,纯驳不一,殊难全璧。至戈载《词林正韵》出,作者始有所依据。虽其中牴牾之处,或未能免。而近世词家,皆奉为令典,信而不疑也。夫填词用韵,大抵平声独押,上去通押。故凡作词韵者,俱总合三声分部,而中又明分平仄。至于入声,无与平上去统押之理,故入声须另立部目,不得如曲韵之例。分配三声以外,不再专立韵目。如《中原音韵》、《中州全韵》诸书也。
今先论诸韵。收声字音,不转收别韵,并不受别韵转收者,支时、家麻、歌罗是也。转收别韵,不受别韵转收者:皆、来转齐、微,萧、豪转鱼、模,幽、尤转鱼、模是也。不转收别韵,但受别韵转收者:齐、微受皆、来转,鱼、模受萧、豪转是也。收鼻音者:东同、江阳、庚亭三韵是也。收闭口音者:侵寻、监咸、纤廉三韵是也。收音时舌腭相抵,而略似鼻音,略似闭口者:真文、寒山、先田三韵是也。韵之与音,其关系如此,昔人谓皆来收齐微处,音如衣。萧豪收鱼模处,音如乌。东同收鼻音处,音如翁。江阳、庚亭二韵收鼻音处,又与东同小异。此说最精,惟所论不备,因详述如下。
次论分韵标目。词韵与曲韵,须知有不同之处。曲中如寒山、桓欢,分为两部。家麻、车遮,亦分为二。词则通用,不相分别。且四声缺入声,而词则明明有必须用入之调,故曲韵不可用为词韵也。至标目,则参酌戈载《正韵》、沈谦《韵略》二书,并列其目韵目用《广韵》。
第一部 平一东 二冬 三钟
上一董 二肿
去一送 二宋 三用
第二部 平四江 十阳 十一唐
上三讲 二十六养 三十七荡
去四绛 四十一漾 四十二宕
第三部 平三支 六脂 七之 八微 十二齐 十五灰
上四纸 五旨 六止 七尾 十一荠 十四贿
去五置 六至 七志 八未 十二霁 十三祭
十四太半 十八队 二十废
第四部 平九鱼 十虞 十一模
上八语 九麌 十姥
去九御 十遇 十一暮
第五部 平十三佳半 十四皆 十六咍
上十二蟹 十三骇 十五海
去十四太半 十五卦半 十六怪
十七夬 十九代
第六部 平十七真 十八谆 十九臻 二十文
二十一欣 二十三魂 二十四痕
上十六轸 十七准 十八吻 十九隐
二十一混 二十二很
去二十一震 二十二稕 二十三问
二十四焮 二十六圂 二十七恨
第七部 平二十二元 二十五寒 二十六桓
二十七删 二十八山 一先 二仙
上二十阮 二十三旱 二十四缓 二十五潸
二十六产 二十七铣 二十八狝
去二十五愿 二十八翰 二十九换
三十谏 三十一裥 三十二霰 三十三线
第八部 平三萧 四宵 五肴
上二十九筱 三十小 三十一巧 三十二皓
去三十四啸 三十五笑 三十六效
三十七号
第九部 平七歌 八戈
上三十三哿 三十四果
去三十八个 三十九过
第十部 平十三佳半 九麻
上三十五马
去十五卦半 四十祃
第十一部 平十二庚 十三耕 十四清 十五青
十六蒸 十七登
上三十八梗 三十九耿 四十静
四十一迥 四十二拯 四十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