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局渐入顺境(3)

李鸿章:潜龙在渊 作者:叶曙明


不过,对无论好坏消息都会担忧一番的曾国藩,却心烦意乱,写信给李鸿章感叹:“忠逆则窜流江楚,洪逆则死守勿去。未知何年何月始得永毕永讫也。” 曾国藩的内心,仿佛永远笼罩着不祥之感,看事物总是看阴暗的一面,只要有一点小挫折,他就好像大难临头、全局马上要土崩瓦解似的。

李鸿章的反应,与老师截然相反。他看到的是天京已被团团围困,粮食短缺,到明年春夏间必定断粮,或不多费兵力,俟桃花汛到,便是太平天囯覆亡之期。十一月中,淮军顶着凛冽寒风,红旗半卷,开入浙江之际,李鸿章写信给曾国荃,豪迈地宣称:“明春夏间必肃清吴越,应初元甲子(同治三年为甲子年)之盛运??

曾、李二人的性格差异,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再次显露无遗。

十一月五日,李鸿章到了无锡,与各将领会议,决定兵分两路。程学启会同李朝斌、刘秉璋、潘鼎新水陆各军,由平湖、乍浦、海盐向浙西攻击前进,策应浙江巡抚左宗棠、布政使蒋益澧,是为一路。李鹤章、刘铭传相机开往常州、宜兴一带,继续肃清江苏境内的太平军,与曾国荃、鲍超相呼应,是为另一路。李鸿章奏报:“惟各军自春徂冬,几于无日不接仗,无时不移营,多有积劳致病,天气苦寒,须略休养。”

十一月初八、十二日,平、乍、海三城望风而降,程学启顺势收复平望、嘉善等城。十一月初九,刘铭传所部已进抵常州城北十五里的郑陆桥,周盛波所部进抵常州城东十五里的擂鼓桥。十一日,张树声进抵白家桥。十四日,刘铭传部由西北各门大举进攻,淮军炮火猛烈轰击太平军营垒,兵勇拔桩越壕,一拥而入,攻破三座营垒。但城里的太平军没有惊惶失措,也不打算逃跑,而是集合两三万人,蜂拥出城援救。李鸿章记叙:“刘铭传督队分投迎剿,恶战两时,贼败退入城。刘铭传乘胜攻打,连破东北门外贼营十数座,收降卒一万五六千人。”

十五日黎明前,周盛波、张树声两部,摸黑潜行至东门,在降卒的引导下,绕渡城河,利用太平军的口令,骗开营门,狂呼杀入,砍得人头滚滚,连破十几座营垒,擒斩数千人。周盛波、张树声与刘铭传两军会合,一起进攻小北门外大石营。刘铭传性急,冲到前方用千里镜观察敌阵,讵料一颗子弹飞来,击中其额头,当场血流披面,晕倒在地。士兵把他抢回营中,好在子弹入骨不深,取出后止血,并无大碍。

中午,城中几万太平军由护王陈坤书率领,从南门出来,绕击周盛波营的后路。淮军分兵绕到河的南边,两面包抄。双方杀得难解难分,各自冲锋十几次,最后太平军不支,淮军乘势追过西门外的大河,攻破石营两座。太平军战死数千人。李鸿章奏报:“兹刘铭传、李鹤章等乘其衰蹙,神速猛进,剿抚兼施,连克贼营二十余座,收降二万余人,城外已渐肃清。”

淮军一刻不歇,随即发起攻城。但一连多日,久攻不下。然王陈聚城、章王林绍璋等太平军又不断从丹阳、金坛、句容、宜兴各地开来增援,东边未平西边又起,淮军顾此失彼,双方一直纠缠到翌年开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