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欧洲三大电影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界面硬朗、晦涩较劲,然后才是思想深邃、激动人心。2007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得主是《图雅的婚事》,看其故事梗概,我认定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看了才知道,自己先入为主的想象是何等的不着边际。
影片一开始,荒凉到几乎不能算草原的草原上,图雅(余男)骑在高高的骆驼上赶羊回家,碰到卧在路边的醉汉森格。骆驼像温顺的绵羊般跪了下来,图雅翻身下地救人。与此同时,羊群在前景上像河水一样流过。
很快,那些糙砺风景和牧民气质就不再是重点,叙事和台词攫住了我的心。什么是好的叙事?流畅生动绝无阻滞和赘笔,却又每每出人意表,惊喜不断。什么是好的台词?一句顶一句绝无废话,信息量大,直白简练,充满深意,悄悄地参与叙事。森格和图雅开头的几段对话,机锋处处地交代了几个主要人物之间明里暗里的关联。台词里每每洋溢着幽默,扎亚在卡车上一边挥手,一边高呼:“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只有好编剧才能写出好剧本,而芦苇就是一个好编剧。如果说邹静之是中国第一电视剧编剧,那芦苇就是中国第一电影编剧。中国新时期以来最好的两部电影《活着》和《霸王别姬》都是出自他手。当然,我不是盲目地崇拜高人,我对芦苇的《秦颂》就没有太多好感,而《图雅的婚事》的确水灵。他没有作苦大仇深状,而是大家写小文章,无需青筋暴突就已尽得风流。影片像压缩饼干一样体积不大但养分极高,口感直追珍馐美食。
这是一个“带着丈夫嫁人”的故事。人稀水缺,图雅的丈夫巴特尔因为打井而瘫痪,图雅一人养活他和两个孩子。为了救森格,图雅腰间骨骼错位,无法再干体力活儿。为了生计,图雅和巴特尔离婚以求再嫁,条件是娶她就得“娶”巴特尔。这个故事有着悲伤的内核,如果交到《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导演手中,指定是一部眼泪如海的哭片。可是,王全安很隐忍。
巴特尔的瘫痪,图雅的半残,都是用轻描淡写的对话泄露的。不喊不叫不哭不闹,图雅一家已在悬崖边上。巴特尔当年的勇武,是暗恋图雅十几年的宝利尔旁白的:“他是跤王,是我崇拜的偶像”;“当年我只是给图雅送了一瓶一块五的汽水,就被他打掉了几颗牙齿!”而此刻,巴特尔只能瘫坐在地,吹着不成曲调的笛子。一扬一抑之间,巴特尔内心的冰霜不言而喻。酒醉的森格在福利院对巴特尔说:“我老婆是因为不爱我而跟人跑了,你老婆是因为爱你而跟人跑了……”这些台词真的是戳人心窝。
大结局如期而至,森格和图雅谐了连理,巴特尔“跟着老婆一起嫁”。眼瞅着就要大团圆,帐篷内外同时打了起来。扎亚和一个小孩扭在一起,因为“他骂我的两个爸爸”;而巴特尔和森格也扭成一团,“你以为我真的怕你呀”。图雅躲在蒙古包里,泪水打湿了红色的嫁衣。婚事并没有改变什么,麻烦未有穷期。
我太喜欢这个结尾了。它没有妆点生活,也没有逢迎艺术,它以没有收尾的方式收了尾。它没有泛滥而廉价的同情,也没有麻木而卑劣的猎奇,它什么都没说又说出了全部。平庸的作品让人忍不住想吐槽,而真正的好作品却让人沉默无言。
不管是汉人的故事,还是少数民族兄弟出马,好的电影都需要钻入人的三魂七窍,用真实的困境和真挚的情感来撞击观众。虽然各民族的服装不同,爱情、亲情的生成和裂变大同小异。所以一个汉族编剧写的蒙古人的故事,能在柏林苍穹下得奖,也能把中原观众感动得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