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7)

胡乔木传 作者:胡乔木传记编写组


1955年1月,文改会、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发出联合通知,印发《汉字简化方案草案》30万份,要求各省市教育局、部队和工会,组织有关方面讨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参加讨论的共20余万人,收到各方面的意见5167条,绝大多数赞成简化汉字。2月,中央各主要报刊发表了《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二)作《汉字简化和改革的问题》专题报告。

1955年3月15日,在《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公开发表、广泛征求意见之际,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汉字简化和改革问题报告会,阐述、宣传汉字简化工作和文字改革的方针政策。首先由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作说明,接着,胡乔木作题为《汉字简化和改革的问题》的专题报告。胡乔木讲了四个问题:一、汉字简化有什么好处?二、汉字简化有什么坏处?三、汉字的前途怎样?四、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工作?

关于汉字的前途,胡乔木指出:一、不会永远延续下去,一定要过渡到拼音文字;二、不会很快地过渡到拼音文字。

关于当前文字改革应该做些什么工作,胡乔木简略地提了七个方面:第一,希望大家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很好地研究讨论,得到完满的结果,然后由国务院加以公布。第二,关于技术上的问题应该加以研究。首先要设法把全部铜模操作过程现代化。除了印刷以外电码本也要重编。其次要研究试验用拼音文字打电报的问题。第三,要继续研究汉字的精简问题。第四,尽可能在小学教育里研究怎样应用注音教学汉字。第五,应该研究汉语的标准语和方言。不仅是语音,还有语汇和语法,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只有研究了方言,才能够推广标准语。这就需要在全国实行大规模的有系统的方言调查。第六,要研究汉语的语词。最后,还要研究拼音文字的方案和如何过渡到拼音文字的方案。

1955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审订委员会。胡乔木是副主任委员之一。

(三)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作总结性发言。

1955年10月15日至23日,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议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草案》。

10月23日,胡乔木受会议主席团委托,在闭幕会上作总结性发言。胡乔木首先肯定:“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召开这样的会议,全盘地来讨论文字改革的问题。”他指出:“虽然这次会议还没有就文字的根本改革作出具体的决定,但是它解决了文字改革目前时期的迫切问题,同时对于以后文字的根本改革也作了讨论,交换了意见。”

胡乔木这篇长达三万多字的发言,就会议讨论的三个问题——汉字简化、推广普通话和汉字根本改革的准备工作,在认识方面和具体工作方面,发表了比较系统的意见。

胡乔木在报告中郑重地提出了汉语规范化问题,指出为此需要做大量的科学工作。他还提出了在这方面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包括应该编纂的各种词典),如:对汉语语音从历史、地理和文化方面加以说明;用其他语言(好几十个少数民族的语言,世界各国的语言)同汉语进行比较研究;进行汉语词汇的研究,编出现代汉语语词总表,编出同义词词典、同音词词典,还要进行翻译外来语词的研究;对汉语语法也有许多要研究的题目。“总之,为着推行统一的、合乎规范的普通话,需要做很多的科学工作。”

(四)代拟《中共中央关于文字改革工作问题的指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