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石头与神庙的关系(2)

赤贫的精神 作者:孔见


蜡烛的本质是光明

我们生活的空间里,飘浮着各式各样的事物,搬运这些大大小小的事物,构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就连搬运这些事物的人本身,也是日常事物的一种。许多后现代的学者习惯于以身体来指称人,拒绝接受超出身体之外的保留。这种态度意味着取缔人类精神上的诉求,从而把几千年来有关这个范畴的传统视为垃圾加以处理。当人们把自身的存在归结为身体,从身体里长出来的物质欲望自然成为生命的主宰,肉体狂欢的节日也就到来了,形骸的放浪和精神的萎靡便成为合乎逻辑的状态。然而,谁能说这不是一种以物质为信仰、以身体为图腾的邪教?作为生命的当局者,人对生活的见地深深地改变了生活的内涵。如果一个人愿意咎由自取,旁人也无话可说。正如《要塞》中提到的,“那个心中已不再存在帝国的人说‘我从前的热忱是盲目愚蠢的。’当然他说的有道理”,因为“帝国以前是由他的心创造的”(12)。

圣埃克苏佩里没有否定形下事物的存在,但他对存在的探索突破了物质的外壳。在他看来,物的本质并不局限于物的范畴,“本质不是虚饰之物,而是神的智慧。因而蜡烛的本质不是留下残痕的蜡,而是光明”;同样,“树不是种子,也不然后是枝干,然后是弯曲的树干,然后是枯木。决不应该把它分割来看。树,是慢慢伸向天空的力量”(1)。树的这种力量是决不能通过将树锯开来加以认识的,就像蜡烛的光明只能在燃烧中获得,将蜡碾成碎末是找不到的。神庙是由石头一块一块垒起来的,但神庙绝不是那一块块冥顽的石头,它是把石头连接起来,赋予它们特别意义的东西。如果你已经拆掉了高高的神庙,狰狞的石头又算得了什么呢?同样的道理,人的生命并不是骨头、血液、肌肉与内脏的混合物,而是他眼睛里透露出的光芒,是尘土中看不见的东西。“宝藏首先是看不见的,因为它从来不是物质的要素”(185)。然而,看不见的东西谁能够证明它存在?这是一个古老的困难。于是,人们宁愿在尘土中去寻找,攫取那些粗粝的石头,并且相互炫耀占有的荣光,以此为富足,甚至高高举起石头来威胁和打击对方,证明自己的强大。他们会对你说:“把家园、帝国或上帝指给我看,因为我看到的、碰到的只是石头和材料,我只相信我碰到的石头和材料。”对于这个问题,圣埃克苏佩里承认:“这里的秘密只可领会无法言传,我决不妄想说了出来会使他信服。同样,我不能背着他上山让他发现一种风景的真理……这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事。”(35)盲人看不到眼前的火光,毛毛虫看不到晒在身上的太阳,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而且还不好改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