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走不出去的怪圈(5)

赤贫的精神 作者:孔见


未有自我以前

如上所述,自我不是本来就有的,它是人半路认来的东西,是人钻进自己设置的圈套并将自性封闭起来的结果,也是精神运行过程的障碍。那么,人能否走出自己制造的怪圈?在没有染着、认同、选择、执持什么东西之前,人的存在是一种什么面目?或者说,我们能不持一个什么就去生活吗?我们不持一个什么去生活时,我们会生活在哪里呢?这恐怕是很少有人去设想的。我们不持一个什么去生活时,我们便不生活在某个什么地方,这样,我们是没有了生活呢,还是生活在一切地方,在一切地方生活,拥有了一切生活,全然生活在生活之中?就像庄子叙述的琴师昭氏,每弹出一个音符的同时就会失去所有的音符,只有不弹琴的时候,才会同时五音俱全?

在不执持一种现象和观念以前,也就是说,在人的心性附着于某个什么东西以前,不能说人是一个什么东西。不能说人的存在是什么,并不意味着人不存在,只是说这种存在未落入一个窠臼,成为一个个别化的、规定好的、死的东西。在未选择取舍之前,能够进行选择的自性已经存在了,只是这种存在没有被锁定在某个现象或观念里面。萨特也承认,人在选择其本质之前,有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这种纯粹的主观性类似于胡塞尔的纯粹意识,它的存在具有虚无的性征。听起来相当于老子《道德经》中复归于无物的无疵玄览,也近似于佛学中所说的本心、人的自性,它是人选择、取舍的前提。在没有执着于各种现象与观念之前,这个心是处于一种澄明状态,澄明得就跟不存在一样。正因为澄明如此,它能够映现各种现象,而且也可以去取舍各种现象。它不是现象中的一种。但是,倘若这个心中起了念头,生了情欲,缠绵盘桓于某种现象,认同于某种观念,它就会被现象所挟持,被所执着的观念所附体,从而被封畛起来,成为现象的一种,成为一个实体,失去原本的清通与澄明。

既然自我是自性执着的结果,现象世界也依自我得以成立,那么自我以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界的真实性就摇摇欲坠。只要人能够放弃执着,摆脱各种现象和观念的纠缠与遮蔽,自我以及与它一同成立起来的世界顷刻间就会崩溃,显示出虚妄和空幻的本质。而只有在执着和随执着而来的一切都土崩瓦解之后,人的本性才会水落石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是否能够放弃对各种现象和观念的执持而止于自性的圆满。由于任何执着对于本心来说都意味着一种偏差,甚至是一种偏激,因此无执着的状态也称为中道,或者中庸。在中道状态,人立于其本性之澄明之中,无依无傍,不凭借任何心性之外的事物来支撑自己。这种立于无所立的状态中的立是真正的独立、自立,也只有这种无所立的立,才能够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然而,由于心性操守的缺乏和心气的薄弱,人们的心在受到来自于现象界变化的魅惑时,往往难于自持,倘若不抓握住什么,就不能自立。这种依赖沿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了一种惯性。以至于人们把这种惯性当成人的本性,断言人的意识必须指向某物才成其为意识,如果没有所指向的事物,人的心灵就会落入颓废、空虚、昏沉的境地。

当然,没有执着的心灵并非没有显现的功能,不能够显现现象,而是对于所显现的现象境界不加分别计较。即所谓不粘不滞,这是中国古人崇尚的生存境界。至于这种境界究竟如何,那恐怕只有进入其中的人才能了了明白。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启蒙,或者说解蔽,就是使心灵从所执着的现象和观念的遮蔽中解脱出来,获得自性的澄明,因此启蒙和解脱是同一种使命。

总之,人是自身存在的当事者,人对自身生存,除了执着于什么的选择之外,还有执着与不执着的选择。前者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选择,后者则超出了这个平面。人们通常只是在不同的执着物之间进行权衡比较,徘徊彷徨,直到有一天,所有供选择的事物一一暴露出干草的本质,他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布封笔下的愚蠢的驴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