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战祸一起,逐渐蔓延到青岛时,人心就彻底变了。张家的钱财家当,被抢搬得空空荡荡,太爷不得不携家带眷逃亡了。只是,花了不少买路钱,最后上得了船的,竟只剩父子俩。
辗转流离好一大段日子,才到梅仔坑来落脚。慷慨大器的太爷,还叫儿子变卖掉最后的几两黄金,救活好几个身染肺痨、病得七荤八素的“老乡”。
太爷七十多了,重枣色的大脸,一腮帮子的银白胡须,是《三国演义》里关公老去时的相貌。他瞇着眼、抚着长须,一字一叹息:
“俺们流落到这孤伶伶的海岛,都是天不疼、地不爱的苦命人。管他是从哪个大省、哪个野乡来的,只要喝过五湖三江流动的奶水、吞过大黄土地生长的米麦,就是俺土亲人亲的老乡。”
所以,太爷的家,是老乡们茫茫人海的浮木。人人喊他靠五十岁的儿子叫“总把子”──总把着一大群离根游子的活命生计。
总把子念过不少书,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及八行书。一九五〇年,“地方自治”一开始,人们开始圈投选票了。外省人在中央部门或许可以作威作福,在小乡镇却是无依又无靠。但是,受日式教育,不太会说“国语 ”,甚至连方块字都不太识得的乡长,身边可绝对少不了一个知书、善写又能讲的主任秘书。这职位就非总把子莫属了。
当上乡公所的主任秘书,好处可多多。首先是油、盐、米、面粉由公家配给;其次是有一间还算过得去的宿舍。老乡们逃累了或退伍了,黑着一张胡渣脸,踩着露脚趾的脏布鞋,扛了脸盆、草席就投靠过来。
太爷笑呵呵,大手掌拍出一硬肩膀的承诺:“好!好!就先在俺家窝着,先蹲它三五个月,慢慢找活干。别怕!饿不死小子你的。”他声如洪钟,是远远从青岛祖上,跨海遗传过来的豪情与义气。
他们蹲张家宅子期间,总把子可忙着哪!忙着按照老乡们五花八门的条件,替他们找活干去。
于是,年纪长一点,识得不少字、身子骨却不强的,让他当乡公所的工友去,二爷就是一个。大字不识几个,两手倒是猴样的灵巧,一天到晚锤锤锯锯,修水管、钉桌椅的三哥,就让他当小学的校工去。四弟、老五、尾六儿,是百分之一万的大老粗,开口闭口,粗话不离,就让他们去公路养护处的“道班”,开路、铺桥兼耍嘴皮、斗拳头去。
唯一最不同的是小七,白白净净的,是主攻艺术的大学生。他摹写出来的劲竹,根根身竿都挺得直也弯得韧;他点染出来的寒梅,无论全开、半谢或仅仅含着苞儿的,也都会从纸张内,飘透出清清雅雅的幽香。
太爷满怀欣喜地督促儿子:“风中竹、雪地梅,可不都是乱世最后的希望?这天杀地剐的逃亡潮,把咱小七涌到梅仔坑来,一定是天意、一定是天意!我说儿子呀!即使是去县长、乡长家里下跪磕头,也不能辱没了俺家小七这粒读书种子。”
这下子,总把子可费劲了。用掉九牛二虎、外加两头象的力气,才把太爷最器重的“读书种子”送进中学教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