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领跑者1

迷人的谎言 作者:崔卫平


在刚出炉的奥斯卡奖中,《盗梦空间》(Inception,2010)被放到一个不甚起眼的位置。然而,若说是能够在电影史上作为某个阶段的标志,让未来的人们反复谈论和产生影响,应该说,这部影片超过了那些获大奖的任何一部。这并不是说那些获奖作品不够格,而是说一般人们还没有准备好如何接受这样的领跑,包括奥斯卡的评委们。

我指的不仅是它的混合形态。在它穿越现实与幻想、意识与潜意识、人间与魅影的同时,它也打破了一般电影类型的划分。有批评说,该片将许多时间浪费在介绍梦空间的“说明书”上,不像一个纯粹的电影,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然而换一个角度看,也许这正是这部影片的一个特点—它不也像一个打通关的游戏,抵达目标的每一个阶段上,需要事先交代好游戏规则,将观众也当做玩家?

为什么一部电影不能吸收更多的媒介形式?这部影片已经做出十分成功的范例,因而它看起来如此庞杂。科幻、心理、动作、惊悚、游戏,所有这些因素被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还有那些以梦境名义出现的悖谬奇观:巴黎街道上的商店突然如烟花般起爆,城市对面的高楼像海啸一样卷起扑来,大海边耸立着的阴森剥落的丛林般建筑,不是3D,胜似3D。

如此的“穿越”,同样凸显了某种后现代语境—最大限度地包容混合,杂糅纷呈,将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就像影片中主角科布领导的“梦之队”,其成员远非仅仅出自美国,还来自日本(斋藤)、法国(造梦师阿里亚德莉)、印度(镇静药剂师游瑟夫)和肯尼亚(伪装师伊姆斯),这其中折射出当代文化的重要特点:乐于见到“异质”们和平相处,见到不同民族之间的人们互相交融。半个世纪前英国人罗素曾经说过“参差不齐,乃是幸福”。放到今天,可以说“参差不齐,乃是美学”。

然而,这部影片并没有迷失在这种庞杂当中。仅仅是庞杂、斑驳、混乱,那就跌向了影片中所说的第四域—“潜意识的边缘领域”。在种种魅惑的外表背后,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是一位有自己真正思考的人,他有自己对于人以及这个世界的理解。他在思考的深度方面,应该不亚于以前那些电影大师,只是他看上去更喜欢混迹于一般观众当中,这也是今天的形势使然。实际上,这部影片远远不仅是一个电影事件,为电影观众而准备,而且还是一个文化事件,值得所有那些关注人类精神状况的人来关注和讨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