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又寂寞,又美好

人生总要独自前行 作者:濑户内寂听


感受孤独的时候,独自一人仰天望月,自己的心也渐渐变得如皓皓明月一般澄明。

在23岁那年,西行1便遁世出家了。从那时起,他便开始到高野山修行,长年游历在外。他的足迹遍及都城的每个角落,身影也时常出现在吉野和伊势的草堂。直到圆寂,他都一直过着一种关起门在草堂修禅、打开门去行脚旅行的生活。

这个盘踞在小仓山麓的嵯峨野,恰巧就在寂庵附近。西行在出家前俗名叫佐藤义清,是当时鸟羽院的北面武士。这个年轻的武士能耐十分了得,不仅弓马娴熟,无人能出其右,还很擅长蹴鞠,礼仪大方得体就不说了,就连诗歌也很拿手。能被选为北面武士的青年,个个都是出身优越,容貌俊美。佐藤家也不例外,在当时也是个拥有良田万亩的富裕世家。想当年,已经结婚并育有一女的西行突然决定出家,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个夺人眼球的劲爆新闻了。

既然是遁世生活,那么自然就是独自生活了。遁世的西行在感到孤独时,便以自然为友,时常还将难耐的寂寞吟咏成自己喜欢的歌谣,以物传情。

比如说,他看见月亮时,便吟咏出了这类俳歌:

洒在孤单草堂上的月光哟,就像我在山里的友人。

人影在月下交叠,倘若有人能陪我一起赏月,该有多好啊。

孤身一人居住在草堂的西行,孤独因夜月的存在而得以稍稍消解,开心之余却发现孤零零的草堂中只有自己的身影同自己一起欣赏这如银的月光,心想要是能有人和自己一起赏月就好了。

用平静的语气咏叹出孤独的感伤,这便是西行俳歌的风格。西行将自己遁世闲居中的孤独寄情于诗歌,让孤独完完全全地客观流露,这样,不仅孤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就连他自己也从中得到了解脱。

在西行看来,诗歌对孤独的治愈功效已然超出了佛法和自然的力量,是他不可多得的朋友。

无论何时何地,月儿总是皎洁。而我的心又何去何从呢?

感受孤独的时候,独自一人仰天望月,自己的心也渐渐变得如皓皓明月一般澄明。人月交融,宛若一体。上述诗歌所表达的便是这种朦胧的心灵状态。在这种情形下,闲居生活的空虚寂寞给他带来了心灵的平静,下面的诗歌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月朗星稀秋来到,厌世烦事多烦恼。若非此身居于世,何来明月伴终老。

在这纷扰的俗世,却也拥有着月儿澄明的秋夜,若非还在这世上苟延残喘,恐怕也见不到今天这样的月亮。这首诗歌说的便是这般铭刻于心的感悟。类似的诗歌还有:

世事纷扰无牵挂,秋日明月寄吾心。终日留恋不知返,唯有对月觅知音。23西行在出家以后,时常将草堂大门紧闭,外出禅游,虽然身心感到孤独,但同时也开始有了享受孤独的倾向。

在这冬日的荒山野岭,和我一样不堪孤独的大有人在,但我还是选择与草堂为伴过冬。

独守松山为异客,荒山冬日倚独眠。我道苍凉为客吟,只道此心居深庵。

万万没想到啊,上了年纪以后便再也没有了夜行中山道的心思。这难道就是命中注定的吗?

这3首咏叹孤独的诗歌可以称得上是西行的绝唱,我个人也非常喜欢。

现在到了回家的时间了吗?民宿2夜晚关门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请大家回家的路上注意安全。明天晚上,我将依旧在这里恭候大家的光临。

1.西行(1118—1190)俗名佐藤义清,生于官宦之家,自己也很早就进入官场,1140年22岁时辞去鸟羽天皇(生卒年1103—1156,在位1107—1123)的守卫长之职,出家修行,和藤原定家是当时并称的两大俳句家。其后,他多次游历在外,尤其本州北国之旅对后人产生影响较大,如日本俳句大师松尾芭蕉(1644—1694)的《奥州细道》即是受他的启发。

2.日本的家庭旅社,指百姓家庭作为副业经营的住宿设施。须经批准,方可营业。位于旅馆、宾馆较少的地区,在特定季节服务于滑雪、海水浴等游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