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政治风暴现在刮起来了,马上就要引起燎原之火,最后北宋也因之覆亡。风暴起于国家资本论者“拗相公”王安石和反对派之间的斗争。反对派都是在仁宗学术自由气氛下培养出来的政界领袖,我们必须了解那次政治斗争的本质,因为苏东坡的一生都被党争所笼罩。
民间有一本短篇小说《拗相公》,是中国留存至今最早的白话文学,也是中国小说的先锋,新近才发现。从内容看来,王安石一死就被冠上这个绰号,在民间传奇中家喻户晓。政争的悲剧起于一个不肯听劝、不愿认错的大人物。朋友愈反对,王安石愈是决心施行他的政策。我们都知道坚毅是优良的美德,但也要看一个人决定做什么事而定。也许王安石牢记小时候听来的家训,认为决心是成功之道,就把顽固当做美德了。王安石一生以“三不足”而闻名士林,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是司马光给他加的标签。
“拗相公”受不了任何一方的反对,朋友或仇敌皆然。他能言善道,使皇帝深信他可以建立强国,他便决心推行社会主义政策。他必须平息一般的反对,尤其让御史不再说话。而御史的任务便是批评朝政,代表“言路”。好的朝廷“广开言路”,不好的朝廷正好相反,这是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因此一讨论新政,问题马上转到更基本的论点,就是批评与反对的自由。这次斗争,王安石赢了第一回合,从此国内官吏就分为两派,党争热烈进行,直到宋朝灭亡为止。几年后新法或修订或废除,而变法所造成的党争却给国家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这次朝廷的政治斗争重点便是“流俗”和“通变”之战,这两个名词一再出现于当时的文学中,王安石最爱用这几个字。在他眼中,他不喜欢或者意见不合的人都是“流俗”,他和他的手下则是“通变”。宰相大人指责所有的御史恶意阻挠新政,相反的,反对派说他“援引亲党,盘据要津。排挤异己,以固权宠”。刘挚则注明“今天下有喜敢为之论,有乐于无事之论。彼以此为流俗,此以彼为乱常”。宰相开始整肃所有反对他的御史,反对派指控他较重的罪名是“欲钳人口”,也就是压抑一切批评朝廷的言论自由。
中国朝廷向来没有完整的政党政治,用以严格划分当权派和反对派的权利与责任。没有记票、举手、是非或任何确定多数意见的办法。中国人开会只是讨论问题,然后同意某一决定,原则上和实际上朝廷也鼓励人们批评朝政。反对党要么推翻内阁,要么辞官去职。剧烈的党争发生,照例把反对派遣出京师,派到地方去任职。即使在仁宗和英宗时代,范仲淹和欧阳修等名臣也曾暂时丢官,后来再回来当权。就这样,一党得势,另一党就离京。
由于宋朝奇特的官制,朝内的争吵不和更加严重。宋朝没有明确的宰相一职,中枢机构很像国会,由皇帝来平衡权力。朝廷设有复杂繁琐的连锁部门,功能重复,叠床架屋,最后的决定权总落在皇帝手中。社交上所谓的“宰相”,全名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可能有两位。一般组织如下:
户部(财政)完全独立,直接对皇帝负责。御史台独立,其他各机构供朝廷颁赠虚衔。“宰相”往往身兼中书省侍郎和门下省侍郎。三省各侍郎和枢密使等合称“宰执”,构成了中枢机构。后来,神宗骤然改革,意在简化官制,明定功能:门下省研讨命令,中书省颁布,由尚书执行。但是混乱依旧,责权也无法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