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演讲的程序是怎样的(2)

演讲圣经:一本书爱上演讲 作者:保罗·纳尔逊 斯科特·蒂茨沃思


讯息

语言讯息和非语言讯息共同构成传播过程中一个完整的要素。什么能把信源和信宿连接到一起?讯息。它可被信源和信宿双方感知。讯息包括看到的面部表情、听到的语言声音、演示的辅助视觉图像,以及信源和信宿之间同时传输的想法或意思表达。语言讯息是指信源为演讲而设计的语言。非语言讯息则包括动作、手势、面部表情,以及能对语言讯息起到强化或否定作用的各种声音语调的变化,比如有时提高声调可以使语言讯息具有截然相反的含义。而纯文字讯息之所以经常被人误解正是因为缺少非语言的提示。

媒介

媒介是传播讯息的手段,它可能是电缆、光纤、微波、收音机、电视机,甚至可能是空气。在演讲里,媒介首先是支持声波扩散的空气,它能将信源发出的声音以声波形式传递到信宿的耳朵里。媒介的形式看起来大同小异,但讯息是从你嘴里发出还是由幻灯片演示出来的,是在笔记本电脑里看到还是从iPod听来的,对讯息传递的效果会有显著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媒介会给演讲带来不同的影响,有些同学从老师记录学生演讲的录影中发现了这一点。在以电子技术复制出的影像中观看自己的演讲与现场观看截然不同,因为媒介本身也构成讯息的一部分。你平时坐在教室里看教授跟上网络课程时看老师感觉一样吗?应该有所不同。媒介的选择确实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引用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话来说就是“媒介即是讯息”。

反馈

反馈包括来自受众的语言反馈和非语言反馈。在大众演讲中,多数受众会给出非语言的反馈:点头、微笑、皱眉、全神贯注、假装听讲实则在发短信。这些非语言形式的反馈能让演讲者推断出讯息是否有效地传播给了受众。

问答环节是典型的语言反馈。在这一环节中,受众可以要求演讲者澄清或明确对某一特定问题的具体立场,甚至可以对演讲者的论证发起挑战。反馈就像炉灶或空调机上的温度显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让演讲者对讯息传递的效果一目了然。

情境

传播行为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中,包括时间、空间以及讯息发送和接收的时机和场合,这些统称为情境。情境可以决定什么才是恰当的讯息。在葬礼、辩论会、受戒仪式、法庭审讯等特定情境中,讯息的类型和演讲者的身份都是有限制的。在课堂上,情境就是一个特定大小的房间、拥有一定数量的座位并容纳一定数量的受众。物理空间也会影响到说话的方式,有时只要平常讲话的音量即可,有时则要大声喊出来才能让人听到。

想在演讲中恰当运用情境要素、让你的想法引起民众参与的兴趣,那就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想一想,你的演讲该多久进行一次。政治家是不是抓住每次公众见面的机会来发表讲话?毕业典礼有哪一次会忘记安排学生和嘉宾的演讲?你难道不想每次礼拜仪式都能听到些有意义的启示?所有人类群体都有一个共性,希望聆听仪式性的演讲,以此来纪念某一个特殊时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