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
传播过程最后一个要素就是噪音,即传播中的干扰和障碍。噪音可能来自内部,这种情况既可能由精神方面的因素导致(比如心不在焉、白日做梦或情绪焦虑),也可能由身体的问题引发(比如头痛或生病)。内部噪音会因人而异。噪音也可能来自于外部环境,比如礼堂(窗外电钻声的干扰)或视觉(阳光太刺眼)等方面的问题。外部噪音可能同时影响到一个或多个人,因此它不是个体的问题。
传播过程是信源、信宿、讯息、媒介、反馈、情境和噪音七大传播要素相互之间的动态关系。事实上,在实际演讲中所有这些要素会同时、持续地相互作用。举个例子,比如你(信源)正试图说服工人们(信宿)加入工会(讯息)。你首先提出工会可以为大家争取更高的薪酬(讯息)。工人们好像并未被打动(反馈),于是你又提出工会能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其他一些福利(讯息)。工人们听到这儿甚至打起了瞌睡(反馈)。最后你告诉大家加入工会之后,工人们可以为自己的家庭获得更好的医疗保障计划,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健康支出(讯息)。这一点获得了工人们的关注,他们提出问题并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反馈)。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受众已经通过反馈对信源和讯息产生了影响。
演讲者通过语言和动作传递讯息,而受众则通过自身的思考过程对讯息赋予一定的意义。
演讲者通过语言和动作传递讯息,而受众则通过自身的思考过程对讯息赋予一定的意义。受众自己解读讯息,他们从听到的语言来构建自己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作为自己的讯息版本。政治家在演讲中大量使用抽象概念,让受众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其中的含义。抽象概念越多,解读后产生的不同意思解释也就越多。比如一位政治家说:“我代表千千万万个家庭……”来自不同类型家庭的受众都可以将这段讯息解读为政治家是代表自己所在的那个特定的家庭。
传播过程是信源和信宿之间的一种交换,在这一过程中二者相互影响,对意思表达重新解读和构建,根据他人的反馈发展出个性化的讯息。传播究竟是什么?它就是说话者与受众同时发出、接收和解读讯息的一个交换过程。大众演讲的吸引力在于它是一种绝对的单向传播——由演讲者对受众发起的讲话。然而在很多演讲中,受众也会通过语言、动作甚至是潜意识的反馈不断对演讲者施加影响。
为了证明受众能对演讲者产生极大的影响,有位老师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让班上的学生来影响他的行为,一旦发现了他们施加影响的具体方法,游戏也就结束了,而全班同学必须设法让老师的行为发生某种形式的改变。十个星期过去了,老师并没抓到同学们企图影响他行为的证据。而根据学生们的记录,在实验开始阶段,每堂课上老师都会摸脸颊一两次。学生们判断,每当老师有这个举动,如果他们能集中精神听讲、提些问题或者表示感兴趣,老师会认为这些是对自己讲课的回馈。于是每当老师摸脸颊的时候,同学们都报以聚精会神听讲的表情并提出一些问题。到十个星期的课程结束时,他们已经让老师单次课摸脸颊的次数超过20次,而老师对这一切全无察觉。
受众对演讲者的影响力从这个故事可见一斑。在抗议黑社会暴力的公众集会上,群众们高喊口号、游行抗议、声音嘈杂,甚至连他们手中举着的标语都能发挥这种影响力。而在课堂上,受众的影响则可能是来自一个表示赞许的点头或是凝神专注的目光。实际上演讲者影响受众,受众也反过来影响演讲者,在大众演说的情境下二者会不断相互影响。想要了解演讲过程模式可参见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