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化当地百姓(2)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作者:【日】冈田武彦


《训蒙大意》的第二段写道: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由上文可知,王阳明在儿童教育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教育儿童不能采取强制措施,而应该遵从儿童喜爱嬉戏、害怕拘束的天性,通过鼓励、引导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建立起道德观念。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强制教育则好似“冰风冷雨”,十分不利于儿童身心成长。同时,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也不能急于求成。在《训蒙大意》首段中,王阳明提出“涵养”一词,应予以重视。“涵养”原意是指将米浸入水中,使其自然膨胀后再供人食用。王阳明认为歌诗、习礼、读书等事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儿童的“涵养”。对此,王阳明认为:

一、引导儿童背诗、唱歌,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还可以使他们在跳跃、吟唱中排解内心的不快,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引导儿童学习礼仪,不仅能端正他们的仪表,还能增强体质。起坐行礼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并起到舒筋壮骨之效。

三、引导儿童读书,不仅能帮助他们吸收知识,还可以丰富他们的心灵。并且,抑扬顿挫的大声朗读能激发儿童的信心。

王阳明认为,以上三点均要以引导的方式来进行。如此,才能使儿童慢慢建立起好学的习惯,不致产生逆反心理。不知不觉中,儿童的顽劣性情自然得到改善,他们逐步学会了基本的社会礼仪。最重要的是,促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中和之道,这才是先贤们实施教育的真正目的。

王阳明提出,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陶冶情操。教育儿童应做到因势利导,使他们逐步掌握道德标准,遵从社会规范。

孔子说过“兴诗、立礼、成乐”(《论语?泰伯篇》)。也就是说,诗歌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礼仪可以树立社会道德规范,音乐可以完善人们的修养。

后世有儒者认为,提倡礼教会束缚人们的思想。但由孔子之言可知,礼是人性的,而不是非人性的。儒学认为,礼乐为教育之根本,礼与乐是密不可分的。偏废任何一方,都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篇》)

总之,王阳明认为,教育儿童的基本准则是顺应儿童的性情,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道德观念。

《训蒙大意》第三段内容如下: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持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俗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王阳明介绍了当前儿童教育的现状,其言辞虽略有夸大,但上述情况也确实存在。当时,儿童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教育的目的仅局限于灌输知识、提高智力,教育手段单一、严苛。对此,王阳明持反对态度。他认为,此种教育方式会使学生害怕上学、敬畏老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得谎话连篇,甚至道德观念也会被扭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