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皇帝爱书画
元文宗图帖睦尔是中国历史上千古罕见的高文化素质皇帝,汉语说得比汉族人还地道,更精通经史子集各类书籍,更有琴棋书画等爱好,做起诗来犹如饱学鸿儒,然而这么一个了不起的皇帝为什么在历史上不著名呢?文宗的书画方面,据《元史》记载,文宗图帖睦尔的书法受赵孟頫影响,而且“落笔过人,得唐太宗晋祠碑风,遂益超旨”。他曾命近臣房大年画《京都万岁山图》,房大年以为自己火候未到而请辞。文宗于是索纸运笔,先作一稿,“大年惊服,谓格法周匝停匀,虽积学专工,莫能及也”。元文宗的书画作品在今日极为罕见,2005年秋季,一幅元文宗御笔《相马图》从日本回归祖国,并于11月13日在东方国际拍卖公司举办的金融与收藏拍卖会上拍卖。据说是从一位日本收藏家处征集所得,这或许是其作品之仅存者。这幅《相马图》在整体布局构图、陪衬景物安置和绘画思路、人物服饰等细节方面,都明显继承了唐代传统的画法,人物形态的描绘也十分精到传神。这幅画中的马匹形态生动,有唐人画马的玲珑韵味,但又脱离了过于刻板的平面描绘,具有多维立体的视觉感受。
元顺帝和元文宗一样,好汉文、喜书法;《书史会要》把他列入帝王书家之列,许有壬在《至正集》中评顺帝书法时说:“刚健端重,浑然天成,书家疲精力,吃吃岁月,有所不能。”元顺帝常驾临宣文阁,拿出内府所藏与臣子进行鉴辨,对于这方面的事情史多有载,《金华先生文集》卷二十五记“上尝坐宣文阁,阅徽宗画,侍臣共称其妙,公(拔实)前奏曰:‘徽宗溺于小事而不恤大事,以失其国,父子亲为羁虏,其遗迹虽存,何足贵乎?’上默然,丞命藏画”。
4.宫廷兴鉴藏
元初内府收藏主要以秘书监为代表。秘书监的前身是1236年元太宗在山西平阳建立的经籍所,1266年迁至大都,1267年更名为秘书监,掌握供御览的“所有历代图籍并阴阳禁书”。至元十四年(1277年)正月二十二日,元世祖下诏将这些书画珍品正式交付秘书监掌管,命大都路装裱,这是元内府保护藏品的最早实例。以后,在元秘书监的存在史上,与保护书画藏品相关的活动达几十次;而且秘书监之藏品“一非圣者及上位,不得出监”。
天历二年(1329年),元文宗下旨成立“奎章阁”,作为君臣鉴藻书画的场合,并亲撰《奎章阁记》,后柯九思被“特授学士院鉴书博士,凡内府所藏法书名画,咸命鉴定”(《牧史集传》),开始了奎章阁的书画鉴藏活动。
奎章阁主要是供帝王与臣子谈文论艺的场合,并非进行书画鉴藏活动的专门机构,只是具有功用的多样性。奎章阁的隶属机构中,鉴书博士司专门鉴辨书画,群玉内司掌管秘玩古物。然而在这个性质多样的新型机构里,君臣能够相对不拘形制地谈文论艺,“几无一日而不御于斯,于是宰辅有所奏请,宥密有所图同,诤臣有所绳训,待从有所献潜,以次入对,从容密勿,盖终日焉”。同时,由于受职于奎阁的皆为当时文人学士之名流,特别是以柯九思、虞集为代表的业余书画者的存在,加之元文宗的雅好,非主要活动的书画鉴藏反而兴盛起来。
至元六年(1340年),元顺帝召集诸臣商议罢去奎章阁和艺文监,原任职于奎章阁的书法家康里夔夔挺身而出,直谏曰:“民有千金之实,犹设家属,延馆客,岂有堂堂天朝,富有四海,一学房乃不能容焉?”顺帝虽同意了他的观点,仍在至元六年十一月三日,下诏撤奎章阁,另立“宣文阁”,艺文监更名崇文监,而以易名的形式保留了这一机构的存在,宣文阁自此维持了20多年,直至元亡。
宣文阁成立之始,康里夔夔主要负责书画鉴辨事务,周伯琦等人担任鉴书博士,一度延续了奎章阁的书画鉴辨之风。至正五年(1345年)康里夔夔去世后,宣文阁迅速趋于衰落,其属下机构皇子肄业之所“端本堂”的成立,在书画鉴藏活动上实际上取代了宣文阁,宣文阁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