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对奇异的组合 2

圈子·段子之唐宋官员博弈实录 作者:十二叔


太和八年(834),郑注在官场混迹十五年之后,再一次凭借医术完成了个人命运中的第二次华丽蜕变。当年秋天,文宗突然中风,口不能言,这可急坏了身边的人。这一年是文宗继位的第八个年头,他也不过是二十六岁的青年,远不到退休的时候。御医们怕有风险,采用保守的方法治疗,这样对皇帝的病情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在吃了一堆滋补品、喝了数碗苦涩的中药之后,文宗依然不见好转。王守澄就把郑注叫过来为皇上医治,期待奇迹的出现。郑注的医术还真见效,经过他的治疗之后,文宗的病情出现好转的迹象。

李昂把郑注当作自己的救命恩人,对他感激不尽,就连郑注的那张丑脸在他眼中也变得英俊起来。身为一国之君,想要表达自己对一个官迷的感谢,太简单了,两个字——升职。于是郑注有王守澄罩着,有文宗李昂力挺,一路从节度使衙走上了工部尚书、翰林侍讲学士的高位。至此,郑注已经具备在朝中“兴风作浪”的能力。

李训的出身比郑注强了不知多少。他是前宰相李逢吉的侄儿,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八关十六子”之首。李逢吉下台之后,李训的仕途缺少上层的照应,走得不是那么顺利。李逢吉毕竟有过执掌大权的时刻,有一定的眼光。他看到郑注以一介草民的身份能得到王守澄的青睐,料定此人在仕途上一定能走得更高,就嘱咐侄儿可以和郑注多多交往,必要的时候可以重金贿赂。李训照做,把郑注拉到自己的阵营,并通过郑注也抱上了王守澄的大腿。

在王守澄的推荐下,李训也进入李昂的视野。李德裕与李逢吉素有罅隙,对李训的人品也颇有微词。当他听说文宗有意提拔李训为谏官之后,以宰相的身份站出来阻止。他说李训是小人,这一点天下皆知,他曾经陷害过裴度和李绅,并因此而遭到先皇的流放处置,如果重用他,天下人必然认定陛下没有识人之明。

在李昂眼中,李训风流倜傥,写得一手好字,文章好,口才更好,怎么看都是人才。李昂认为李德裕是在妒贤嫉能,害怕李训分走他的权力。他主动为李训辩护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己决定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李德裕不依不饶,说李训曾经犯下的错误已经不是小过而是大罪了,他是改不了的。如果朝廷坚持让他做谏官,是对天下百姓不负责任。

李昂生气了,强忍着怒火对李德裕说,既然你认为李训的人品不足以担任谏官,那就给他安排别的官职吧。

李昂做出了让步,李德裕却认为皇帝还是执迷不悟,坚称李训人品太差,不能让他担任任何官职。

泥人也有三分土性,何况是被高高捧着的一国之君。文宗的提议几次三番被李德裕驳回,忍耐已经接近极限。他转而询问另一位宰相王涯的意见。如果王涯与李德裕意见一致,那么李昂也不好同时驳斥两位宰相的意见,李训的提升基本上没戏。

王涯对李训也没有多少好感,但他看出文宗对李训的重用之心,知道反对也没用,不过平白树立一个强敌而已。另外,王涯并不想与李德裕保持步调一致,他在内心深处还是记恨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当年为相时带给他的伤害。更何况,他能当上宰相,郑注为他说了不少好话,现在到了回报的时刻。

一番思考之后,王涯没有站在李德裕一方,他赞同了李昂的提议,并对李训赞赏有加。李训再次入仕成为现实,他被任命为四门助教——国子监一个从八品的低级文官。对于李训来说,能以戴罪之身重新步入官场就是巨大的胜利,官职大小无所谓。既然得到皇帝的力挺,升官是早晚的事。他只需要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来参与朝政,这就够了。再说了,国子监的助教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时常接近皇帝,共同切磋玄学易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