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时间的妹妹,年龄上其实仍然是孩子啊,但她突然就兴致勃勃地像个作家一样生活了。我研一寒假回家,看见她像复习迎考一样地写作,所有完整的时间都在写作,零碎的时间就看书。
她蜷起腿、挺直背、眉头微拧,对着电脑噼噼啪啪打字的形象,基本上就是我想起妹妹时会最先浮现在脑海里的样子。我们都蛮喜欢她做这些事的,因为她写完一篇东西会很快乐,愿意跟我们说说笑笑。妹妹甚至开始开自己的玩笑了:“要让我学会化妆打扮变成姐姐那样的美女,比再写一部《红楼梦》还难!”我总是说:“不会呀,女大十八变。”她笑着,不肯相信。那时,她体质好了些,也瘦了一点,但她真正脱胎换骨变成文艺青年式的瘦子,还是几年后的事。
这是我和妹妹相处最融洽的一段时光。我能感到妹妹重新交朋友、恢复正常生活的努力,也感到她在这些事中确实收获了喜悦。看着她博客上展示的与朋友们一起吃饭、一起游玩的照片,看她定时书写自己的心事,这些文字从一开始乏人问津到慢慢有了一批固定的读者,我就仿佛看到她如何像一只受伤后复原的鸟,重新舒展翅膀,重新飞起来了。
妹妹那两年应该写了不少东西。我有一次问她:“你要是写得够多了,会不会出书呀?”她告诉我:“出书是够了,但是写得还不够好,等写好了再出,才对得起自己。”在我这种对文学没有多少兴趣的人看来,从“不够好”到“好”的过程应当是相当辛苦吧,但妹妹既然喜欢做这件事,我们也从没有劝她做别的。
我们一家四口全是理工科毕业,除了妹妹,其他人对文艺都没有什么兴趣。我有时还看看小说什么的,我父母已经多年不摸报纸之外的任何出版物了。他们只是不时地叮嘱妹妹把发表了文章的样刊收好,预备着以后找工作可能要用到。妈妈的想法是,妹妹年纪也不大,那就让她尽情写写,等过几年写不出来或者不想写了,再考虑别的出路。爸爸更是把妹妹当成一个任性的小孩子看,他甚至告诉我,他在暗暗为妹妹准备一笔钱,这样做一是补偿她小时候在农村受的苦,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是防止妹妹因为在写作上付出精力过多而将来遇到挫折。其实,我也有这样的担心。
每每在电视上看到关于成长的故事,我仍会想起妹妹,想起她是我认识的人中生活波动最剧烈的一个。其实虽然我如今在认真写她的故事,但我也并不太明白,她作为一个出身平凡家庭的女孩,为什么会有那么跌宕、那么激烈的成长期,好像她总是在种种路径里选择最辛苦的那条路,总是在各种生活里选择最不平静、最不舒服的生活方式。她的大学经历是如此,她毕业后的生活是如此,她的爱情也是如此。
妹妹的第一个男友是她的大学同学,两人从大三开始恋爱。他是一个典型的理科男生,和我大学时一个物理老师长得还有点像,不只是脸像,那种时不时把胸膛一挺、自认为又帅又抱负远大的神态更像。两人一开始的磨合期很辛苦,总是吵架、怄气、冷战。妹妹在这种时候就会像她小时候那样拒人于千里之外,却又魂不守舍、寝食无味。我跟男友恋爱时,从没有这种样子的,但凡我挂了电话,他们最多半个小时后就会打来,否则我可能再也懒得接他们的电话了。而且,我也很少跟男生吵架,我觉得女生永远没有必要为一个男生满心挂碍,只要你把自己当金枝玉叶,他们所有的自以为是都会瞬间消失。
所以,有一次我看不过去,打电话问妹妹:“你是不是一吵架就跟他说分手?”
妹妹说:“是。”
“你觉得这样好吗?”我问。
妹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道:“我知道这不对,但一吵架的时候,我就觉得一切都完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分手了。”
“等熬不住冷战了又去找他?”
妹妹不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