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的大多数传统画家很自然地从属于三个主要的画派或传统:北京的、上海地区的以及广州的。但是有三位大师超乎其外,卓然独立。或者由于他们的艺术高度个性化,或者如张大千的情况,由于风格范围过于宽泛以致无法归类。
黄宾虹
黄宾虹生前颇受景仰,去世后几乎成为过分赞美的目标。1864年他出生于浙江一个大户人家,在浙江省中部的金华长大。13岁时他第一次在本地的收藏中见到古人的作品。两年之后,他开始学习绘画。青年时代,他攻读经史子集,学习书画篆刻以及游览名山大川,例如黄山的壮观景色后来成为他作为山水画家灵感的源泉。几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黄宾虹从1894年到1907年在歙县隐居,过着颇富责任感的本地乡绅的生活,濡染着这方人文荟萃之地的自然和文化气息。1907年他前往上海,参加了神州国光社的出版编辑工作,出版了多种多卷金石书画图册。他本人撰写了若干论中国绘画的书,并担任1928年出版的60卷本的中国绘画论文选《美术丛刊》的主编。尽管赴各地旅行(例如,1932年到1933年旅居四川),作为画家、编辑和美术史专家,他的大部分生涯是在上海度过的。在上海,他活跃于许多以弘扬传统绘画为目的的社团中。当日本人于1937年7月占领北京时,黄宾虹恰巧到北平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自此离开他所钟情的江南地区达11年之久。最后于85岁那年,受聘出任杭州艺专的教授,在那里,他保持着宁静的晚年生活,仍然作画不辍,直到1955年3月死于癌症,享年92岁。黄宾虹在中国画学方面的知识博大精深,但是,或许由于他用心的领域过于广博,使其无法在艺术鉴定上始终表现出冷静的判断。张大千曾有一次不知羞耻地得意地说起过他是怎样愚弄了黄宾虹,使黄以一幅石涛的真迹去交换一件他故意伪造的石涛的赝品(黄宣布是那一件真迹)。1934年,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博士为迁移一批院藏艺术品的方案颇费踌躇,请黄去为那些书画作鉴定。后来每一件被鉴定为赝品的物件,都没有归还博物院,而被法院没收了。当国民党将大批藏品运往台湾时,它们被留了在大陆。黄宾虹的快速鉴定使当时的北平故宫博物院失去了一批重要的绘画—当然,这也不完全是个悲剧,因为解放后当新的故宫博物院成立时,这些曾被拒绝的杰作构成了新收藏的核心。正如高罗佩(RobertvanGulik)在他的书中提到的,黄宾虹编辑的《美术丛刊》,也还存在着许多未尽如人意之处。
尽管如此,黄宾虹不应比起其他艺术家受到更多的有关鉴定能力的莫名其妙的质疑。他的早期作品(图1.11)的风格是折中主义的,深受董其昌的影响,而且常使人自然地联想到安徽南部和浙江东部农村的美好景致。穿越缓和的山地和肥沃的田野,观赏歙县和屯溪附近白墙灰瓦的农居,可以理解到黄是多么敏锐地捕获到了家乡的自然风情。每到一处,他都画速写,像印象派画家一样,注明那一时刻的光线和色彩。他经常用铅笔在一块小纸上草草记下那些印象,或者用干墨在廉价的学生横格练习本上,非常快速地记下来,好像要把那些疾速掠过的视象在它消失之前抓住。1920年代,他正处于精力旺盛的时期,他的山水以强劲、活跃和躁动的笔墨为特点,这种笔墨赋予他的山水自石涛以来所未见的品格。黄山给他以特别亲切的感觉,1930年代早期,他写了一篇关于17世纪个性派大师弘仁、道济和梅清的研究论文,像他们一样,他也是在黄山找到了灵感。尽管黄宾虹不曾以花卉画著称,但他最喜爱的题材中花卉仅次于山水。他从没有画过人物或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