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位独立的大师(2)

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 作者:迈克尔·苏立文


他的新鲜的、自然的、经常敷色大胆的花卉画的特征,一—尽管用“淡”(blandness)一词形容墨色和色彩如此丰富活跃的画,或许让人感到有点古怪。正是在黄宾虹生命的最后几年,在他80岁之后,他对于墨法的掌握变得愈发老辣,形式变得极为绝妙。他此时的风格可以被恰切地称为“厚、黑、密、重”,这来源于他自己的“七墨”法—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焦墨法和宿墨法。在这些晚年作品中,与自然的接触几乎未被保留(图1.12),他似乎从印象派变成了表现派。约有两年的时间,从1953年到1954年左右,黄宾虹由于白内障几乎双目失明,但是他继续作画,本能地将墨一层又一层地叠加在已经很厚的墨色上,因为事实上他看不见画的是什么。在最好的情况下,这些画厚重有力,但更经常的是浑沌晦暗,以至于这些画只有他最忠实的爱好者才能欣赏。而后他的白内障突然治愈了,他又可以清晰地看见了,这时,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假使将他画中的浓黑和浑沌褪去,余下的山水几乎具有一种非人间的率真和单纯(图1.13)。去世之前,他似乎达到了哲学家庄子那种随心所欲、大彻大悟的境地。

在黄宾虹的著名学生李可染、宋文治和亚明的作品中,有时可以看到黄宾虹的厚重的肌理和敏感的笔触的影响。安徽画派(黄宾虹经常说他属于该画派)自18世纪以来已出现颓势,太平天国又给了它致命的一击,但几乎仅仅一个黄宾虹,就使安徽画派得以再生。

张大千

在传统鉴定界,张大千作为一个作伪者和肆无忌惮的人的名声,似乎足以使他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某种类型的一席之地了。但是,他毕竟是一位非常值得注意的画家。他的名声来自于对传统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全方位的技术技巧、工作能力,以及当他的才能充分发挥,如晚年所做的那样—以他的全力去画画,那么其结果往往是,画幅的尺度和构思都是宏大的,笔墨及色彩的处理极为大胆。他晚年的一些作品表明,他有能力以自己的方式回应抽象表现主义的挑战。1899年5月19日,张大千出生在四川内江一个舒适富裕的家庭。1916年发生了他被当地土匪绑架一百天的事件,之后他被送到日本京都他的二哥善处,在那里他学习了两年染织。后来他曾说在日本的学习对于他作为画家的发展没有意义,而他后来的仕女画清楚地显示了日本画艺术家,例如菱田春草和下村观山的影响。(在他二哥的画中,日本画的影响更加明显。)1919年归国之后,他在南昌(一说在松江,又说在宁波)短期出家为僧,之后到上海师从曾熙、李瑞清学习书画。李瑞清是前清官吏,于1906年首次在一所中国的学校—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开设了绘画科。1920年代到1930年代之间,张大千主要居住在上海和四川。苏州网师园(该园曾经是明代大师文徵明常去的地方)的园主,把这座著名的花园借给张大千兄弟两人达五年之久。在那里,善孖继续画他颇享盛名的虎,而他更具才华的弟弟逐渐成为掌握了一系列令人惊讶的风格技巧的名画家。那时,这个自信的年轻人已经能够作假画,并以此蒙骗了许多专家,也为自己树立了不少怨敌。他不仅让著名的收藏家丢脸,还羞辱过陈年,这使得他至少有一段时间在北京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于是他又回到上海。1927年当他父亲经营的商业失败时,他已毫无困难地用画笔支撑起了自己的生活。同时,作为一个鉴赏家和画商,已经开始形成自己有分量的、大部分是真迹的古书画收藏。这些收藏随后也丰富了世界许多博物馆的馆藏。1937年中日战争开始时,张大千碰巧在北平,第二年他安全地回到了家乡四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