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我的脱毒(2)

像莲花一样生存 作者:帕维尔 G.索莫夫


等同与信息的联结有关

那么,我们为什么仍要用原本的自身去换取一份复印件呢?答案是非常复杂、细微和因人而异的。但是我们可以居高临下地审查这一问题。你知道,我们的大脑在不停地将生活转换成信息。一些信息是与我们无关的,于是它们被遗忘或者储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而另一些信息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于是我们核查这些信息,并且将有用的保存起来。最终,这些被保存的信息形成了我们的自我身份、自我概念。

日复一日,我们习惯了这些信息的存在,并且开始认为它们是自己。举例来说,你几次在毕业班的数学考试上得了“A”,于是你自诩为“数学怪才”。又或者,假设你从小在煤矿长大,你欣赏矿工诚实和辛苦的工作;于是当你参加竞选时,你会打出“矿工的儿子”的旗号,承诺“所见即所得”的透明。我们不是用这种方式,就是用那种方式将自己包裹在层层信息和履历之中,直到它们变成我们的第二层皮肤。但是,生活仍然在继续。事物在不断变化,新鲜的信息也在不断被输入,持续挑战着我们已经形成的自我概念。最终有一天,你的数学成绩只是“B”,“数学怪才”的头衔看来需要修正了;捕风捉影的小报终于挖掘到“矿工的儿子”、“所见即所得”口号的阴暗面。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我们失去了信息的光环。

通常情况下,我们处理不喜欢的信息不外乎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忽略它、质疑内容的可信度和来源的可靠性、用其他信息反驳。我们为了保护“我是谁”的陈旧信息而精疲力竭;我们为了保护形象、名声、观点、自我身份而不断战斗。但是我们忘记了,我们所保护的只是一堆信息而已。我们看不到最本质的事实:我们并不等同于我们所保护的信息。

本书并不是鼓励大家忽略或抛弃信息。可能你也已经形成一套自我防御机制。我们准备走的是另一条路:不与信息等同。现在,你有机会在你和信息之间划出界限。一旦你把“我是谁”的信息都收藏起来,你就是与信息等同,你就失去了对真我的洞察。身份脱毒并不等于身份干洗;它并不是一种对名声的压榨,也不是一种管理自我形象的工程,更不是对自尊的调控。身份脱毒是使真我从信息中解放的过程。

自我:认同、信息、暂时

自我不是一种解剖结构,它不是你能在X光下看见的东西。自我是由信息组成的。自我的英文单词是“ego”,它是从德语“这是我(das ich)”翻译而来的拉丁文。“这是我”是你拥有的关于自身的信息。

基于自我的自身观无疑如三条腿的桌子一般不稳定。现在你需要问三个关于自我的问题,它们都是以“我”开头的。“这是我”(自我)这句话意味着与暂时的信息的等同。让我们仔细检验一番:

自我是信息。自我是一系列描述的集合,如同一堆写在意识之境中的话语。比方说,我用食指指向月亮,那么我的食指等于月亮吗?当然不是。请思考:你是关于自身的信息吗?还是信息背后的那个人?你是对自己的描述吗?还是被描述的对象?

自我是对外在的等同。之前的章节已经提到,等同是指向外在的一个过程,是你将自己等同于外界某物的过程。将自己等同为某些不是你的事物,这样的行为是荒谬的。就像你用一根手指指着自己,另一根手指指着外界某物,却声称两个手指指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又如同你向完全相反的方向射出两支箭,却声称它们击中了同一个靶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