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关东军获悉中村震太郎被击毙后,日本方面隐瞒了其身份军事间谍的事实,将“中村事件”作为口实,挑起了外交争端。
日军虽企图借“中村事件”进行军事挑衅,但是其档案里却早已记录了中村是军事间谍的事实。1931年5月31日,日本驻满洲里领事馆事务代理丰原在致日本外务大臣币原喜重郎的电报里有此记录:
自上月下旬以来,我参谋本部、陆军省,为从军事目的出发调查呼伦贝尔地区的地形和实情,秘密派遣军人化装成商人等身份,往来于该区……关东军派遣的新妻少佐、参谋本部派遣的中村大尉,各自称作研究地质学,潜往呼伦贝尔地区。
在日本外交人员也早知道了中村震太郎身份的情况下,为了借机寻衅,日方的军队和外交官仍是不惜编造事实,甚至将“中村事件”的日期推迟了一个多月。1931年9月9日,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以第576号电报向日本日本外务大臣币原喜重郎说:“关东军顷商本馆欲将中村大尉被拘留日期定在6月27日,被害日期定在7月1日,以期与他事相配合,职已应允,请对外声明时注意此日期”。这样罔顾事实、蓄意挑衅的手段,着实是令人发指的。
“中村事件”当时给中方以不小的外交压力,如前文述及,中方报纸当时也多关注此外交争端,认为其导致了中日关系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