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与秋 (2)

香国奇才吕碧城 作者:林杉


面对这如缕如雾的梅花,张默君也按捺不住心情的激动,口中吟出了她《邓尉探梅率赋十章以志鸿爪》的第一首:

卅里穹隆云远封,烟岚乍展碧夫容,

春泉空自腴灵药,惆怅何缘觅赤松。

“梅花亭”坐落在山的半腰,是初春赏梅的好地方。这里刚刚下过一场春雨,地湿路滑,她们按着兵士们的指点,把草鞋套在脚上,在兵士们的扶搀下,顺着上山的小路,兴冲冲攀援而上。早春二月,柳丝垂金,梅吐丹霞,在碧蓝色湖水映衬下,编织着陶渊明的梦境。她们坐在这座八角亭里,骋目远眺,心旷神怡,“香雪海”蓦然呈现在她们眼前,一个个激动得雀跃起来。

就在此时,吕碧城、张默君得到了她们的第二首诗,吕碧城吟道:

湖光如镜山如黛,雪簇花团照眼秾。

辟作美人汤沐邑,春风十里画图中。

张默君紧随其后,亦放声吟道:

桃源何必羡仙乡,石瘦松奇鹤梦凉。

斯境绛云飞不到,那知山外有沧桑。

二人的唱和,感染了陈鸿璧、席佩兰和那些持戈的兵士,不由自主地呼唤起“好”来。那呼唤和着诗的吟哦,仿佛绽然开放的梅花,在早春的风里荡开去。

步入梅林,花如蝶飞,红梅、白梅、墨梅等清香扑鼻,如云如雾,在山间缭绕,一眼望不到尽头。席佩兰旧地重游,她介绍说,邓尉山种梅,早在汉代就开始了,他们以植梅为业,十之有七,到宋代达到了高潮。梅花是有用的药材,梅子可以酿酒,梅桩可以培植各种造型的盆景,独具观赏价值。清康熙、乾隆南巡,多次来这里逗留,赏梅赋诗。唐寅、文征明、王士桢、朱彝尊等文化名人,都曾来此探梅赋诗,留下了许多名作佳句,故“香雪海”之称名播天下。

回到旅次,吕碧城、张默君又各自写了不少诗。

这两年,吕碧城因政治而产生了强烈的厌世情绪,无时不在思索着命运与人生,为此她遍读史书,屈原的《离骚》,老子的《道德经》、六祖的《坛经》等,拷问着人生这个古老的命题。接下来的诗,她变换视角,借梅花之形,填心灵丘壑,字里行间透出释道的残荷雨声:

山河无恙销兵气,霖雨同功泽九垓。

不是和羹劳素手,那知香国有奇才。

晓风残雪斗娉婷,萼绿仙姬竞体馨。

底事灵均浑不省,只将兰芷入骚经。

冷眼人间万艳空,前身明月可怜侬。

人天小劫同沦落,群玉山头又一逢。

十年清梦绕罗浮,物外因缘此胜游。

欲折琼枝上清去,可堪无女怨高丘。

清标冰雪比聪明,呼鹤青城证旧盟。

为感芬芬本吾道,山阿含睇不胜情。

仙源不让武陵多,疏雪才抽十万柯。

色相窥来销未得,心头常贮玉嵯峨。

这些诗写得气度非凡,心境与花景,完美和谐,迥出尘表,表达了另一种情愫。而张默君的诗,则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了心灵的感受。

第二天,她们又游邓尉的后山,那里风景更佳,不仅梅林成片,小桥流水也遍布其间,这里还有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年)的光福寺,是吴中最古老的寺院,寺内的七级高塔,雄峙山巅,凌霄摩云,令人感悟到一种美与力的永恒。吕碧城按捺不住心情的激动,随口吟道:

笔底春风走百灵,安排祷颂作花铭。

青山埋骨他年愿,好共梅花万禩馨。

诗,情发一心,率真玲珑,写出她与青山、梅花他年祈愿。

回到苏州那一天的晚上,吕碧城秉烛调墨,又提笔写下了她此行的第十首诗:

征衫单薄冷于秋,徙倚疏芳且暂留,

后夜相思应更远,一襟烟雨梦苏州。

诗情绵绵,诗意悠悠,抒写了她这次远游的适意情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