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利坚 (1)

香国奇才吕碧城 作者:林杉


吕碧城站在轮船的甲板上,回头眺望着远去的横滨,海岸渐渐地变成一条淡淡的灰线。随着船的疾行,海岸线的轮廓,也越发模糊起来。

麇集在横滨上空的云,像一团团滚动的气浪,伴着东方日出,由灰变紫,再由紫变绛,那不停地变幻着的颜色,把半个天空涂抹得明亮起来。这些奇妙的云彩,萦回缭绕、花团簇锦,把一幅油画般的壮观景象捧到眼前,使人的气度也为之恢宏起来。

出国留学,曾是吕碧城多年的梦想,而圆这个梦,她竟然等待了十年。如果当年留学如愿以偿,她的人生会是另一番模样。然而,命运总是在捉弄人,你品尝不完它的全部滋味,就不会为你开启生命之门。对于吕碧城来说,尽管这个梦缓缓来迟了,但还是给了她许多慰藉。

人生自古伤别离。江文通的《别赋》,她读过不下十遍八遍,那种种离别,描写得细致入微,可说是淋漓尽致。但她觉得离自己总是那么遥远,那么扑朔迷离。吕碧城也有着不同的别离,可说是声声血泪,不堪回首。吕碧城这次去国前与友人的别离,写得可触可感,陡峭有韵。

《访旧记》中的人生际遇,怅惘悲凄,令她感慨万端。

一九二○年春天,她从北京特意去了一趟天津,到一所小学看望相别十稔之久她执教过的北洋女学的学生,使她意想不到的是,与这位同学“相见凄然,几不能语。风韵犹似当年,而憔悴骨立。盖女士以侯门丽质,赋绿衣之怨,大归后为某小学校长,菲衣粝食,与村姑伍,断送韵华于凄风苦雨中,已不知几历寒暑矣!”

她记得,那年这位女士在北洋女学上学时,她的舅父路过天津,与某公及其公子参观碧城执教的学校,人未到而大队人马列队先至,碧城亦组织学生排队迎候。那公子便是这位女士未来的丈夫。当女士行鞠躬礼时,公子木然随乃翁受参。同学中有狡黠者,递目光让其做亲吻状,而女士脸上红云骤起,从面颊直到洁白的脖根。

这次探访,碧城与之谈至近午,怅然而归,一路悲切不已。回到下榻的北京饭店,已是华灯如雪。这天夜里,她苦不成寐,百忧并集,生趣索然,如同住在一片废弃的墓地。第二天清晨她披衣起床,望着成排未熄的路灯,遂成一绝:

又见春城散柳棉,无聊人住奈何天。

琼台高处愁如海,未必楼居便是仙。

吕碧城是故事的见证者,亦是无奈的旁观者,“绿衣之怨”把人推向冷酷边缘,而“大归”的背后,社会、道德才是生命的真实深渊。

天空渐渐亮了起来,海水一片深绿,脚下这块液态的“土地”,伴随着轮船机器的轰鸣声,裂开一条白色的波峰浪谷,正汹涌澎湃地向前航行。远方的海水平静极了,那波纹如耕耘后的土地,坦露得那么有条不紊,海洋正编织着迷离的梦境。突然有飞鱼破水而出,带着急骤的震颤声,扑喇喇跳向远方,空中留下一条弧线。继而,成群的飞鱼跃起,如骤雨般袭来,打破了海水的平静。

吕碧城记得,五月之朔她从都门来吴下苏州,偕缦华女士与诗友费树蔚共游苏州虎丘、灵岩、天平、石湖等诸胜,亦是兼对二位友人的告别。

石湖是苏州一泓多情的山水,在上方山东麓,距苏州城西南十多里,是太湖的支流内湖,方圆二十里。相传春秋时范蠡偕西施由此入太湖,泛舟匿迹而去。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晚年辞官隐居石湖,宋孝宗题“石湖”二字赐之,刻于湖畔石壁、亦建有范氏“石湖精舍”和明代建的“范公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