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买下这处房子,是因了五分钟步行就可到达的苏坡菜市。
“家门口有菜市可逛”是我选房的第一标准,不是超市,是菜市,那种露天的,成都人的菜市。
从小区大门往城外方向走,穿过小广场,经过农村信用社,拐个弯,两旁一片低矮的平房,卖水果的,织毛衣的,做十字绣的,出售国产手机的……就在这些商店的中间一直走,耳朵里渐渐传来人潮声,这声音就像隔着一片树林听见瀑布,但又明明白白是近在眼前的市井,顺着这声音的方向再向前,“苏坡农贸市场”几个大字就出现在头顶上了。
这菜市场是我见过的成都最大的菜市场,足球场那么大的一片平地,平日里供应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每周有三天是赶场天,凌晨两三点就开市了,水产、肉类、菜蔬都运到市场里来,一天的营业就在昏黄的灯光里开始,小商小贩们从这里批发了农产品再拿到城里售卖,早晨八点,新鲜的食材就摆上了成都市民的餐桌。
菜市永远能燃起你心中热爱生活的愿望,菜摊上各种颜色的蔬菜瓜果,水产区湿漉漉的地面偶尔蹦跶着的一条小鲫鱼,卖猪肉的大姐气沉丹田对身旁小孩一声呵斥,以及漫天的讨价还价声,即使不买什么,逛一逛也神清气爽。
穿梭在各种颜色交织的菜摊中间,眼前就会出现遥远亲切的画面,鲜嫩油绿的香椿一把一把放好,这说明不远的乡下刚刚下过一场雨,黄豆连着植株卖,这表示田间劳作的农民又要开始新一轮播种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四时更替,在这一方菜市得见。你放心,这个菜市卖的都是当季农作物,逛这里的人都会过日子,精打细算,那些违反季节规律的东西成本太高,无法立足。
市场里有不少附近的农民,背着自家种的小菜,随便找个位置,放下背篓,人就蹲在一旁。喜欢从他们手里买过有虫眼的青菜,除了菜,我还从一位大爷手里买回一株栀子,它长得一点不招人待见,枝叶零乱,四仰八叉,拿回来种在院子里,不久就开出小但是香的白花。
最早听说这个地方,是第一次去先生家听公公讲出来。老人家年事已高,很多事不记得了,一个人逛街还走丢过,但他见家里来了客人,饭桌上高兴,当场许诺:“你下次来之前先打个电话,我赶车去苏坡桥买新鲜的鸽子蛋。”先生事后解释,“去苏坡桥”是老成都上点年纪的人们一件隆重的事情。
苏坡桥过去是成都人的乡下,近郊的一个镇子,据说以前这里真有一座桥,是苏东坡大学士捐资修建的一座廊桥,横跨在清水河上。如今,廊桥已不见踪影,就连“苏坡桥”这个地名也只出现在老成都的口语里,能见着的只是河的背面“苏坡社区街道办事处”,冷冰冰一块牌子。
苏坡桥已去,菜市依旧在,经年累月形成的菜市生态仍然顽固地保留着当初的景象。就在菜市的头顶上方,高楼大厦中间,几年前早已矗立直达温江的光华大道,不远处还有更早出现的“苏坡立交桥”。
围绕苏坡菜市的几个小区已经很破败,一位朋友八年前就买下了菜市场旁边一套房子,全家搬过来住着,简单装修,等着某天的被拆迁,以此拿到一笔安置费。他们一家在等待中过去了八年时间,每一年都在想,快了,快了。
可能真的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