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当求真遭遇为善:超越韩战(2)

给理想一点时间 作者:李志题


问题二:道德的最高原则与动机论——韩寒的时评呐喊是代言费激励下的媚众?

康德说:何为道德?寻求动机。

质疑韩寒的康德主义者说:行为的道德价值不是由随之而来的结果所决定,而是由完成这一行为的意图所构成,善的行为必须遵循道德的方式程序并且为了道德的意图而被完成。所以我们不能以韩寒影响力的结果可能包含的进步意义而判断其为大善。

同样,人们也可以质疑质疑者或相关者的动机与方式,包括方舟子、麦田、路金波、彭晓芸、你、我等。

前面对问题一的阐述试图说明了:社会暂且无法就“韩寒造假”达成共识——尤其是与方舟子曾经取得过高度认同的其他打假案例相比,在无罪推定的原则下,我们无法武断地说韩寒所为违背了道德的方式。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对其动机的质疑——韩寒的时评呐喊是代言费激励下的媚众?

在前微博时代,当质疑挑战公权力尚有危险,尚未成为政治时髦之举,少有智识远超韩寒的精英能具备与他同等的对于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影响力与勇气,以个人能够承担风险的极限,替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祉呐喊,其至今仍被禁的2009年“央视大火有感”的博文今天读来,仍足以让作者有失去言论出版自由的危险,从而失去其已有的小说家、赛车手、代言人的经济利益与公共影响力。这样的“代言费激励下的政治媚众”的指控低估了2009年时已二十七岁的韩寒已有的影响力和经济利益,忽视了他这些年来推掉的估计上亿的代言费,尤其是忘记了在我们这个社会,韩寒式的政治“媚众”策略可能招致的是满盘皆输粉身碎骨甚至客死他乡(此处隐去十八字)。如果说韩寒以其直率悲悯机智犀利的大善大勇的“媚众”之举,成功地开启民智俘获民心,也获得了一定经济收益,站着把钱挣了,这难道不是一个美好社会所应该鼓励的良好示范吗?非要“掩护失败”做了烈士才不算“媚众”?

对康德主义者来说,什么是道德的最高原则?以人作为目的。而以人性、人心、人权、人的尊严为出发点的韩寒式“媚众”不正占据了这样的道德制高点吗?

问题三:荣誉与奖励的公正性——韩寒的成功是反文化反读书的示范与误导?

亚里士多德同样认为,行为是否公正的判断是目的论的,同时也是荣誉性的。关于公正的争论,无可避免的就是关于社会应当尊敬或奖励什么样的德性以及良善生活本质的争论。

韩寒的成功的确有可能有负面的示范效应,学识有限的韩寒所获得的排山倒海的荣誉,似乎嘲笑了历经多年勤学苦读艰难应试而成功者所拥有的自豪感。但他就此误导了青少年宣扬了“读书无用论”吗?据我个人理解,真正喜爱韩寒的人,极少是因为他读书少或者他曾年少装酷反对读教科书读大学,他不过是向世界展示了在现存教育体制外的另一种可能:分数不代表一切,即使考试不好也可以坚持理想努力奋斗而获得成功。所以韩寒荣誉的负面示范效应不应被夸大到韩寒反文化、反智、反读书这样的指控。

“公民韩寒”的光辉加冕,也许含有部分媒体和民众对英雄渴望的一厢情愿,甚至让年轻的韩寒“难副盛名”。但当我们回到“写作者的目的”这个亚里士多德道德判断的核心问题时,难道我们的社会不应当尊敬并奖励这位体现了悲悯与勇气,机智犀利地反映了我们生存时代大多数人民最深彻的焦虑与心声的写手韩寒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