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3

底线 作者:郑琳 杨亮庆


很多年前,我看过一个故事,有位伟大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介绍他的人说,我非常崇敬他,因为他的每一次研究,常常能够结束一个研究方向。这个学者自己站起来说,能够结束一个研究方向的科学家是好的,但是我更敬重能开创一个研究方向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的话对我们同样有用。我们的报道,不是说给某一个社会问题一种结论,或者一种清晰明了的事实结果,中国青年报报道的价值,常常在于我们开创了一个社会思考的方向,这更有价值。

所谓推动社会进步,我们推动的是什么呢?不是说我们报道了一些耸人听闻的事情,而是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方向和角度。我们要开创新的思考方向,并向公众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作为中国青年报的总编辑,我可以对我的同事们提出这些高标准的要求,是因为,这个院子里的空气不是功利主义的,而是理想主义的。

我常说,中国青年报像一个大火锅,底料是一样的,一代一代的中国青年报人一直在强化着这种底料,所以,什么东西涮进来都是这个味儿,就是务实的、有建设性的理想主义者。一些别的报社的老总很羡慕我们,说你们老有一大群有新闻职业理想的同事。我说是,凡是没有这种理想的,他就没往这锅里涮,或者涮着涮着,觉得不合适,就往别的锅里去涮了。留在这儿的,都是有这么一种价值观。理想主义是漂在海运仓2号上空的一种文化空气。

假如说,一个中青报的记者,只把这儿的工作当成一份职业,我就是为了每个月往我卡上打的那些工资,然后我好付按揭,有钱谈恋爱,为将来的孩子攒点教育费,或者,我并不想当一个好记者、好报人、好的经营者、管理者,而是想,有什么机会能不能级别再高点,当个官儿。我同学从村官已经考上公务员了,眼看着就正科了,副处也是唾手可得的事情。那么,他在中国青年报是不会愉快的。所以我想,可能经过了30年,尽管进这个院子的人,来的时候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家庭出身和文化,但到最后,几乎都差不多。中国青年报出去的人也都这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因为我们都经过了选择,我们愿意留下来,愿意干这份事。

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这些理想主义者在为了社会变得更美好而做的努力。作为总编辑,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中国青年报总编辑 陈小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