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烂柯负薪朱翁子5

魑魅之影 作者:杜撰


申云潜看了一眼张道士,沉吟说:“道长言之有理,容在下三思。”

见张道士忽然出言支持自己出国留学,申可轼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满脸期待地看着陷入沉思的父亲。

“阿弥陀佛,求学海外本是一件好事,但申檀越舐犊情深,不忍父子亲人远隔,亦是人之常情啊。”这时松月禅师出来打圆场,说道。

张道士哈哈大笑,道:“唐人有诗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即使是出家人,为求真经,亦不远万里求学,如大唐玄奘玄奘(602年—664年):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人,唐代高僧,法相唯识宗创始人,曾远赴天竺求法取经,并将带回国的经卷译成汉语,著有《大唐西域记》等。法师。”

“嗯……”见张道士搬出玄奘的事例,松月禅师也一时语塞。

申云潜默然不语,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贫道记得孔圣人也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依贫道看来,这求学海外正是游必有方。”这时张道士又搬出孔夫子为自己壮势。

松月禅师淡然一笑,道:“道长所言唐诗,说的尽是尘世功名,我等出家之人,四大皆空,于这红尘中事,似不便插手啊。”

张道士直视松月禅师,呵呵笑道:“东瀛子东瀛子:杜光庭(850年—933年),字圣宾(又作宾圣),号东瀛子,处州缙云(浙江省丽水市)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云,‘善恶二趣,一切世法,因心而灭,因心而生’,禅宗亦有‘我心即我佛’之语,可见修道之人,羽化成佛全在一心,那些清规戒律,只是外因。倘若真心向道,出家或是不出家,又有什么关系呢?”

“阿弥陀佛。”见张道士言辞犀利,松月禅师便不再出语反驳,只是埋头低诵佛号。

“小犬区区之事,却劳二位长老费心,在下真是诚惶诚恐。”申云潜眼见冷场,连忙道,“今日天色正好,宜谈风月,那等俗事他日再理不迟。”

申可轼期待了半天,也不见父亲松口,不禁有些沮丧。

见申云潜出来打圆场,张道士也自觉方才出言太过,于是舒缓表情,对松月禅师说:“贫道见住持一副对联写得如此精妙,想必于那诗文上是十分精通的。申施主乃文雅之人,素来与住持交好,恐怕正应了那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

申云潜对张道士说:“住持大师饱读诗书,为远近闻名的诗僧,道长前半句所言不虚。不过在下一介俗人,何德何能与高僧大德并列,道长后半句真是谬赞了。”

“谬与不谬,自在一心,”张道士指了指心口,看了看申云潜,道,“申施主又何必自谦。”

“阿弥陀佛,老衲也是率性所为,哪里称得上什么诗名,”松月禅师双手合十道,“申檀越抬举了。”

“贫道云游之余,对那佛门诗文,也略有耳闻,若说到历代诗僧,以贫道之愚见,当以齐己齐己:俗名胡得生(约860年—约937年),潭州益阳(湖南省宁乡县)人,唐末著名僧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作八百余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为第一。”这时张道士端起茶来,缓缓说道。

“齐己诗风仙灵,深得禅机,自然当得第一之名。”松月禅师颔首赞同。

申云潜平素本就喜读唐宋诗篇,常与松月禅师砥砺切磋,今日见张道士竟然对诗也颇有见解,心中大喜,不禁口诵齐己诗作一首:“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诵完之后,申云潜道:“齐己诗中,弟子最喜这首《早梅》,全诗清润平淡,不事雕琢,而颔联中一个‘一’字确乃画龙点睛之笔,郑都官郑都官:郑谷(848年—909年),字守愚,袁州(江西省宜春市)人,唐末著名诗人,官至都官郎中,故称为郑都官。改此字之后,高远之意境立现,真是妙手天成,不愧‘一字师’之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