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的竞争与角逐,不仅是能力之战,也是心理之战。为什么有些人才华横溢却不能笑傲职场?为什么有些人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这些都是心理困惑所致!所以,职场人士须防职场“心病”缠身。
年龄,一个从出生就伴随人一生的时间刻度。而由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困惑,如果越积越深,越积越多,就演变成为“年龄恐慌症”,成为职场常见的“心病”。
所谓年龄恐慌症,通常是指年龄在25~40岁的职场人士对于自己职场表现的一种焦虑。这种焦虑的重要表现就是对于年龄渐大的恐慌,认为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王国强今年四十有余,在某外企担任市场总监。在他人看来,王国强可说是事业有成,应是被人羡慕的对象。可是,王国强近来却时时感到非常苦闷。王国强说他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是一路打拼出来的,他曾经对自己非常有信心,觉得没什么是自己干不了的。可近来,王国强周围接连有几个朋友辞职,都是和他差不多地位和年龄的人,再看看那些三十出头的精英们一个个干劲十足、虎视眈眈,他开始觉得有了危机感。再仔细想想自己的综合条件,想要再升职的话,空间已很小,王国强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也该退位让贤了?近来,这念头一直在王国强的脑海中盘旋,让他觉得很彷徨。难道王国强的职场生涯就此结束了吗?
像案例中的王国强这样身患“年龄恐慌症”的情况在目前的职场已不是个别现象了,而是一个社会现象。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25岁~40岁这个人生阶段,某些生理特征开始衰退,甚至出现一些病症,而同时来自职业、婚姻关系、子女教育、人际交往的压力并未减少,许多人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严重的还发展成了心理疾病。
当然,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群体,由于年龄的改变,而影响心理并引发成职场心理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像成绩恐慌、婚育恐慌、定位恐慌、竞争恐慌等都是导致心理疾病的诱因。
1. 成绩恐慌
俗话说“三十而立”。然而,职场中并非人人都是顺利者,不少30岁以上的人因为自己的事业未成而感到恐慌,他们会产生消极心理,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不少人深为自己的前程担心。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人到中年面临随时被老板解雇的风险,又因年过35岁而被众多招聘信息所排挤;所以,会产生成绩恐慌。由于这种恐慌多产生于35岁,也叫“35岁现象”。
今年 33岁的吴乃琼就职于一家知名外企,担任行政经理。努力加苦干,吴乃琼才坐到今天的位置。吴乃琼担任这个职位已有两年多了,按惯例,她也该到了再次升职的时候;可据她自己的观察,公司上层似乎并无这样的想法和安排。眼看着自己年龄节节攀升,而事业发展的脚步却越来越缓慢,吴乃琼陷入了成绩恐慌……
和案例中吴乃琼一样的职场白领不在少数,如何化解亦是一个难题。
2. 婚育恐慌
婚育恐慌一般多发生于女性身上,出现在30岁左右。这个群体是过度忙于事业的人,往往会出现对家庭的疏忽。一些人也一直挣扎在要工作还是要孩子的艰难选择中,往往等到功成名就之时,或者有了两全其美的方法,却已经错过了生育最佳期。对于怀孕的焦虑,“生(孩子)”的期待已经代替了“升(职)”的初衷。
职场竞争之残酷,从来不会因为性别而有所区别。为了生存和发展,职场女性与男性一样,只能强势地前行着。只是,再强悍的女性也无法忽视自然规律。更无奈的是:她们所面对的生存压力与岌岌可危的态势绝不是努力加苦干就能应付的。因此,职场女性容易患上“婚育恐慌”的职场心病。
3. 定位恐慌
人最可能产生职业危机有4个时段,即择业时可能出现的定位危机、工作5~7年后可能出现的升职就业危机、40岁左右可能出现的方向危机、50岁后可能出现的饭碗危机。而在这4种危机中,最令职场中人困惑的便是“定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