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厌弃源于人们认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负面的,自我厌弃会带来耻辱感,这种情绪的产生有两个基础,首先当事人认为自己的行为具有耻辱的性质,另外要有能够产生评价的大众。虽然有一些人能够进行自省,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可能会产生耻辱感,但就绝大多数人而言,在没有评价者的情况下,耻辱感一般是不会产生的,因为人们往往羞于将自己的负面情况暴露给他人,而正是这一点造成了耻辱反应的表现:当人们不希望被其他人窥视到自己的短处时,会做出捂脸、低头等羞耻性动作。举个例子,小时候我们被老师或者家长批评的时候,我们往往在听批评的时候低着头,面带羞愧,不开口辩驳,而这时产生的就是耻辱感。
由此可见,耻辱的微反应核心是回避。这是因为,耻辱的产生需要当事人对耻辱性的认知和进行评价的大众,而前者是一种主观性的认知,是难以改变和消除的,所以,耻辱反应的针对点只能在后者上,也就是通过回避进行评价的大众来消除耻辱感。
饱满的耻辱反应是这样的:面部出现悲伤和厌恶相混合的复杂表情,这种表情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一般是无法伪装出来的。同时,身体配合着呈现出低头和缩肩,这一系列动作包含着藏匿的意味,是为了回避大众,以此缓解当事人的耻辱感。
语言方面,当事人往往缄默不语,这并不是因为耻辱反应过于强烈而让当事人丧失了语言能力,而是因为当事人认为言语也会引发他人的注意,增加耻辱感,所以,如果当事人需要说话,他也会尽量压低声音。
事实上,在耻辱反应中,当事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语言反应也如同其他反应一样存在整体的协调性,共同表现出“回避他人”的意味,也就是俗话说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如果一个耻辱反应出现了以上表现,那么此时当事人的情绪应该是真实不伪的。
当然,生活中人们的自我厌弃之情并不都如此强烈,也有轻度的耻辱,也就是所谓的尴尬。尴尬是一种程度很微妙的情绪,如果程度太轻,那么当事人自然不会当回事而出现什么反应;如果程度太重,就会由尴尬变成羞耻。
尴尬的微反应要比饱满的耻辱反应轻很多,当事人的脸上不会出现厌恶与悲伤混杂的表情,更多地表现出不安。身体动作上也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逃避,但不会羞得无处藏匿。由于尴尬反应的信息源刺激不强,当事人的思维并没有受到严重打扰,所以当事人不会默不作声,与之相反,在一些情况下当事人很可能还急中生智用言语或动作化解尴尬,让大众一笑了之。
当然,尴尬作为轻度的耻辱,也需要对耻辱认知的产生、评价的大众这两个条件,只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或当前发生的事情有偏差又被他人窥测到了的时候才会产生尴尬。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程度强烈的耻辱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和很长的持续性。有些人会因为耻辱而想要自杀,或者,引发耻辱的事情会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中一直存在于当事人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挥去,从而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产生自卑等。但强者并不会完全沉溺其中,当事人也会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从而摆脱以往的负面的自我认知,勇敢地赢得人们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