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沉思者还是斗士?

我愿意改变 作者: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马蒂厄·里卡尔 皮埃尔·哈比 (美国)乔


伊利奥斯·柯苏(Ilios Kotsou)

卡罗琳·勒西尔(Caroline Lesire)

皮埃尔·哈比

马蒂厄·里卡尔

当今世界各种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灾难不断,我们对此似乎无计可施,大部分人忧心忡忡。随着全球化程度的逐步深化,有些人认为世界纯粹围绕利益和金钱转动,那么我们如何争取斡旋的空间?如何才能促发并推进人类的改变?

第一步就是要投身其中,从社会、人道和政治各个层面介入这个世界的变化。另一条路径是自省其身,在艰难时世中寻得更多的宁静。

沉思者还是斗士?

“沉思者还是斗士”,这两种态度常常被描述为对立的,斗士的形象通常被夸张成这样:他不真正清楚自己行动的实质和效果,内心也并无坚定的信念。而沉思者被认为是孤立于他人和世界之外的自私的人,只顾自己的内心世界,毫无作为。仔细思考一下,不改变自身就能改变世界吗?为创造更加公正、更加理想的世界而付出努力何尝不是照顾自身的有效方式?那么如何唤醒并统一沉思者和斗士这两重身份?

“我认为,若非先改变自己,我们不可能改变外在世界的任何问题。”我们特别选出埃蒂·伊勒桑的这句话作为主题,因为这是答案之一。埃蒂是个性情活泼、充满好奇心、思想极其现代的荷兰女大学生,30岁出头时被送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她的最后一篇日记是她在前往奥斯维辛(最终殒命于此)途中给闺蜜寄出的一张卡片,从日记节选中我们读到了她活跃积极的思想。沿着这位重要人物的足迹,我们来讨论从改变自己开始以改变世界的几大理由。

首先从最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我们本身就是世界的一部分,改变自己就是改变世界的一部分。诚然,只是很小一部分,但依然具有意义。我们自己,是世界上我们能够直接影响的那一部分。

我们就是世界,改变自己就是改变世界的一部分。虽然,只是很小一部分,但依然具有意义。

天体物理学家于贝尔·里夫斯(Hubert Reeves)认为,污染不是一个大问题,而是60亿个小问题的总和。顺着他的思路,我们认为,至少可以采取60亿个小小的解决措施使世界变得更公正:改变就从身边点滴做起。

我(柯苏)主持冥想会时,不少人谈到自己的亲身经验——调整与自我的关系对他们调整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起到了怎样积极的作用。最近,有位企业家在修习期结束时告诉我:“我原本是来寻找改变别人的办法。我现在明白了,变化必须从改变我们每个人自己开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