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敏
摘要: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解释并分析了中国企业家“不务正业”的四种现象:寻租、投机、投资移民和涉黑。本文认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在生产性活动、非生产性活动和破坏性活动中的配置方向,取决于企业家所处的制度安排及其内生的游戏规则。在目前中国的制度环境下,企业家看似“不务正业”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无奈和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企业家;寻租;投机;投资移民;涉黑
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最基本的职能是生产和创新。熊彼特(J.A.Schumpeter,1934)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把企业家才能看作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原动力,认为正是企业家的“创造性毁灭”推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波浪式上升。企业家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引入新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尝获取新材料和建立新组织的一系列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在当今的中国,企业家“不务正业”的现象十分普遍。一方面,不少企业家正从事着悖离生产和创新(寻利活动)的寻租活动甚至是犯罪活动。与生产相比,企业家们似乎更热衷于结交官员和建立政治联系,通过寻租最大限度地获取非生产性收益,企业家行贿和官商勾结的丑闻时有传出;而且在近两年,企业家“涉黑”案件有所增加。据《2011年度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家最大宗的犯罪是诈骗,其次是行贿,第三大宗犯罪是“涉黑”。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家更加青睐短期的投机(如炒股和炒楼)而非长期的实业投资;更令人不解的是,不少中国本土的企业家纷纷撤出国内的实业投资,移民到国外进行投资。招商银行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近60%接受调查的内地富人,都已完成投资移民或有投资移民考虑,这一行为在越富有的人群,如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亿元以上的群体中,表现尤其明显,约27%的人已经完成了投资移民,而正在考虑投资移民的占比高达47%。
为什么中国企业家不是热衷于寻利而是寻租甚至是“涉黑”犯罪?为什么中国企业家会放弃长期实业投资而偏爱短期投机,甚至是投资移民?这是企业家的“不务正业”还是理性选择?这一看似与正统经济学理论悖离的现象该如何解释?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企业家“不务正业”的现象给予了解释并分析了背后的原因,最后针对改进国内企业家资源的生产性配置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制度安排和激励结构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