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看待毛泽东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作用 (5)

党史热点面对面 作者:石仲泉


作风建设一直是党为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而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还在土地革命战争的苏区时期,党在中央苏区局部执政,毛泽东就强调每个共产党员要像和尚叨念“阿弥陀佛”一样时刻叨念争取群众,对群众的一切实际生活问题都应当注意。“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广大群众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做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做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苏区广大干部形成了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作风。他们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下乡或开会都自带干粮。因此,广为流传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分田地,夜打灯笼访贫农。”正是对党的作风建设的赞颂。

到了延安之后,党进一步把作风建设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党员个人的思想意识修养、理论修养和党性锻炼,要求共产党员确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以此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具体体现。毛泽东、张闻天、陈云等都讲过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讲演,第一次从党的思想建设角度和高度,对加强共产党员修养问题作了系统阐述,标志着党的作风建设不仅提升到理论层面,而且更具中国特色。此后,毛泽东发表的《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等文,赞颂白求恩作为一名国际主义战士和共产主义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张思德作为党和人民军队的一员“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以至于“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精神,为加强作风建设、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了光辉榜样。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关于党的三大作风的概括和阐述,对党的作风建设理论具有创造性的贡献。在马列主义著作中已用过“作风”概念,来表达对党员和党的工作者的一种行为要求。毛泽东从党的建设高度提出党风问题,形成内容丰富的党的作风建设思想。整风运动,就是整顿以高中级干部为主的“党内作风”,包括“学风”、“党风”和“文风”。这里的“党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是专指整顿党员及党组织在对内、对外关系方面的作风,这是狭义的“党风”;而包括“学风”、“文风”在内的“党风”,则是指党员及党组织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作风,这是广义的“党风”。整风运动空前地推进了党的作风建设。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对党应该具有并已形成的作风作了精辟概括,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还强调:这三大作风中的每一项,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其一,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它要求共产党人既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时,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决策,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这是党必须遵循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首要作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