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随后在全党开展的整风运动,使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在全党树立起来。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已使用“实事求是”这一古语,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在1940年1月的《新民主主义论》中,他发表了“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名言,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在1941年5月《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他对什么是“实事求是”和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作了新的界定和阐释,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而要做到“实事求是”,就须不凭主观想象和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他还把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党性”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指出:“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作风”。该文通篇讲两种马克思主义观和两条思想路线的对立,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为全党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在1941年8月为中央起草的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毛泽东指出:“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则是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的起码态度。”年底,他应中央党校教育长彭真的请求,为中央党校确定了八个字的校训:“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并且为该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实际上也是全党的党训。从此,“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奉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通俗化的表述。这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优秀历史文化典籍的创造性运用,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的卓越范例。
◎第三大创造:发扬三大作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基于抗战爆发后党所处的环境、担负的责任和党本身的状况,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并把这个任务称做党的建设的“伟大的工程”。他说:“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他提出的这一“伟大工程”,在把党的数量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紧密结合的同时,更强调把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融为一体,因而更全面地指明了党的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是党的建设思想的重要发展。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和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人民群众往往根据党的作风(党的形象综合性外在体现)来评价党,并决定采取的态度。党的作风建设,是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进性、能否得到人民群众拥护、能否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