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决胜高考(1)

15岁上北大 作者:徐安琪


相信每一位经历过高考的读者,都对那段日子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

高考前,回顾自己的高中三年,我感到,那仿佛就是一场无休止的奋斗。而这定胜负的最后一搏,就要来到了。

复习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炒冷饭”已经炒到自己都麻木了。测验的分数都很高,学习的状态还可以。但是,越临近高考,我却越感受到一种死一般的寂静。先前的努力,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静止了。这种静止,让我感到阵阵担忧:“我能把平时所学在考场上发挥出来吗?”这个问题,成为了高中阶段困扰我的最后一个问题。

没有时间多想,也不允许自己多想了。在考试前,我曾根据自己的实力默默许愿,希望自己能考690分至700分之间的分数。

离高考还有10天。还有7天。还有5天。还有2天。

还有1天。这天,学校为了试音箱效果,放起了去年英语高考听力题。我按照语音开始做题,发现自己竟然做错了很多。这让我的内心有些着急。

六月的空气中,飘荡着焦躁的气息,没完没了的蝉鸣让人厌烦。近十天来,父母为我准备了营养配方。在高考前的最后一天,父母又来宿舍看我,并给我送了些水果。我以为我获得了某种信心,但实际上,改观不大。

这一天的夜晚来得特别早。熄灯后,我怎么也睡不着。考前没睡好——又是大忌!

此刻,支撑着我的,只有信念,或者说,意念力。“我必须要成功。这是我十几年来的心血。”“我从小就有那么多成功的经历,这次我一定行。”“高中阶段,我经历的过程多么不容易。今天,我一定能赢得高考!”“明天在考场上务必心神合一,只想着把试卷答到最好,其他什么都不考虑。”我反复念叨着这些话。

第二天,我和同学们来到考场。奇怪的是,先前紧张、头晕的我,到了考场,顿觉神清气爽了起来。倒是一些先前嘻嘻哈哈、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人,一进考场便显出慌乱的样子。从进考场的那一刻开始,我抛却一切杂念,唯一想着的就是:“答出最好的考卷!”或许,实力和意念力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

第一科,语文。从发卷子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努力聚焦,把最好的水平发挥在试卷上。的确,这份答卷比以往都要工整。作文题目是《北京的符号》,发挥正常。

一出考场,便是众说纷纭。在各门考试的间歇中,时常能看到考生剧烈的情绪释放,包括狂喜、大悲、失落、后悔,等等。而一些本身没有问题的人,瞎凑热闹,也极容易被“传染”。“决不去凑热闹!坚持到最后一刻!”我对自己说。于是,我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冲回房间看数学,尽管几乎没看进去什么。

第二科,数学。看着试卷,我的头脑格外清晰,笔头上的每一步,都在脑海中迅速验证了三遍。要确保每一步的正确——这是我一贯以来的答题风格。至于答题速度,不要太慢即可。不指望检查,力求一次做对。我抑制着自己的兴奋,以高度集中的精力,努力做好每一道题目。在我审慎的眼光下,倒数第二题中隐藏着的机关,被迅速破解。而最后一道题,我把握不大,却以分类讨论的方法,做了长篇论述。总体感觉,还不错。

交卷后,我去小卖部买东西,听到了角落里传来这样的议论:“这次数学会有很多满分。”“题目实在太简单了。”显然,这些话语,特别容易让听者觉得自己考得不够好。说实在话,从情感上说,我真想与同学们对对答案!但是,理性告诉我:必须复习理综——占300分的理综!

当天晚上,我看了看理综。同样,没怎么看进去。熄灯以后,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题目需要复习,居然跑到了宿舍旁边两平米的“储藏室”内,在昏暗的灯光下复习了1个小时。在意念力的支撑下,我早已超脱了平日的睡眠习惯。这一夜,有没有睡好,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第二天,再次走进考场时,我感到自己仿佛已经对这里很熟悉了。

理综考试开始。选择题,每题6分。我一如既往地聚精会神,确保不出现任何差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