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刺猬”代表人物的成长历程(12)

倒转红轮 作者:金雁


把俄国传统的农村社会理想化,希望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现代化,就是这种“反动空想”的典型观点之一。车氏认为公有制必将成为新的支配形式,所以不要去侵犯公社土地所有制,单靠这一宝贵遗产,就可以实现我们的愿望,而避免所谓的西欧病——“赤贫状态和无产阶级化”。车氏认为:“我们看见,西方由于失去了公社土地所有制产生了何等悲惨的结果,西方人民要挽回自己的损失是何等费力。西方的事例我们不应当忽视”。“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原则是造福于人的,它保护我们的农村人口免遭无产阶级化这一可怕的溃疮”。[ Чернышевски Н.Г Пол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и Т.5.М.,1939-1953гг.с.16-18、100..]

当然,“唯物主义”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也很强调机器的作用,他的公式是:社会主义=农村公社+机器装备的社会生产。与此相应地,他的伦理学的目的就是培养舍生忘死的革命家。他的历史观是指出对社会最具有破坏力的最激进的思潮和党派的作用。他的经济观是既反农奴制又反资本主义,他说“在消灭农奴制以后,不允许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确立起来”,要建立的是村社基础上的“农民经济”。这些思想在后来的民粹派阵营中又被进一步的发扬光大,而成为列宁主义的主要源头之一。

正因为如此,同为左派的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者对车氏革命性的肯定与对其“反动性”的批判几乎同样高调。普列汉诺夫说:“车尔尼的历史观点还没有中合成一个体系,并且往往自相矛盾,我们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从他的著作中找出一切似乎属于完全不同作家的历史观点,并把他们做一对照,因此我们看到他的历史观点的矛盾和不彻底性”。

普列汉诺夫指出:“从我们现在欧洲科学的观点看,无论如何不能认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历史观点和社会主义观点是令人满意的,谁打算在现在保持这种观点,那他就是一个十分落后的人”。[ 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4卷,84页]60年代的平民知识分子没有人能够超出车尔尼雪夫斯基,因此“他们(指民粹派)的世界观在更大程度上有着车尔尼世界观所具有的一切缺陷”。[ 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4卷,85页]俄国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和这种来自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理论进行斗争。

列宁作为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早期也是与民粹派作斗争的。但与把车氏当作民粹派先驱的普列汉诺夫不同,早期列宁就把车氏与民粹派做了切割,只批民粹派而不批车氏。相反列宁在早期的《怎么办》(有意与车氏的名著同名)等书中就对车氏推崇备至并沿用了车氏的许多观点。1907年斯托雷平改革的不公正性导致了俄国社会情绪激进化和民粹化大爆发,列宁从策略上需要得到农民的支持,开始发生从马克思主义向“超民粹主义”的转化,列宁主义实际上一边接过民粹派的思想一边批判他们背叛自己的纲领,好像布尔什维克批判民粹派很卖力,但实际上是“在列宁主义的旗帜下把民粹主义的消极一面更加发扬光大。”[ 孟什维克思想家尼古拉耶夫斯基语,见美国胡佛历史档案馆:《鲍·尼古拉耶夫斯基全集》,Box674,Folder1,]

这期间列宁思想转变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回到车尔尼雪夫斯基去”。这一时期他大量阅读和订购有关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并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等书中按车氏的模式进行哲学“整顿”。从他这一时期批注的著作可以看出明显的反驳普列汉诺夫,实际上是“批评恩格斯,修改了恩格斯的某些原理”,[ A.沃洛金:“列宁和哲学:不该重提这个问题吗?”//Комуннист.1990.№5.]而“捍卫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特点。早期列宁和普列汉诺夫都崇尚车氏的正义精神、战斗意志和革命气节,但列宁比普氏更崇尚,普氏同时也在学理上批车氏,而列宁基本不批。到了后来,普列汉诺夫对车尔尼雪夫斯基肯定的调子放低,而批判更加系统化;列宁则在肯定的调子更高的同时对普列汉诺夫的批判进行“反批判”,这时他已经是对车氏理论从“某些欣赏”、“局部赞同”变为“批量批发”了。列宁早期说:“民粹主义是没有社会主义气味的”,[ 《列宁全集》第2版,第21卷,264页。]而民粹派对政治自由的否定则是反动的。后来列宁转而高度评价民粹派“民主的彻底性”,对民粹派的批评也转向指责他们对自由否定得还不够。与此同时列宁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评价则越来越高。他在哲学上反个人主义的味道也越来越浓。列宁认为车尔尼雪夫斯基客观上是朝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考察哲学和社会问题时提出的论点,同马克思对问题的解答不谋而合;“车尔尼雪夫斯基是唯一真正伟大的俄国著作家,他从50年代起直到1888年,始终保持着完整的哲学唯物主义的水平”。[ 《列宁全集》第2版,第18卷,378页。]

可以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功利主义社会变革的实践对列宁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看出,列宁的思想资源中源自平民知识分子-革命民主主义的东西远远多于马克思主义,列宁认为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是自己道德上的先辈,而且越往后发展民粹主义深层的影响就越发体现出来,以至于由列宁完成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下把民粹派的阴影投射到俄共的心灵里的工作。伊塞亚·伯林就一直曾试图解释,“共产主义如何从那种反宗教的、理论性的抽象学说变成了列宁主义的形式:一种狂热的狭隘的、半宗教式的信仰”。[ 伊格纳吉耶夫:《伯林传》译林出版社2001年,329页。]如果仅仅从理论上而不是从平民知识分子的成长史中作全方位的观察,的确很难找到“突变”的基因。西方学者有很多人认为,“涅恰耶夫是了解布尔什维克主义的钥匙”,[ Prawdin ]但其实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思想上与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渊源纽带远远大于涅恰耶夫。由此我们知道,布尔什维克主义并不是外来的或横空出世的新鲜事物,它是从平民激进主义到革命民主主义的延展性结果。

实用主义策略极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夺取政权,但是却留下了一堆跳跃性很大逻辑混乱、内涵空泛的理论,留下了太多的阐释空间。理论的漂移性很大,就很难确立以一贯之的原则性和固定价值体系,由于缺乏紧密的具有内在逻辑的核心价值,新政权很容易发生蜕变。这也是这个体制为什么不能走得更远的原因之一。列宁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在列宁的讲话和文章中,“‘转变’一词是列宁主义语汇中最常用、最深刻的词汇之一”,[ 格·季诺维也夫:《列宁主义——列宁主义研究导论》,东方出版社1989年,307页。]于此同类的“转化”、“转换”、“辩证法”、“飞跃”也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术语。列宁说:“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列宁全集》第2版,第8卷,412页。]在列宁发生一些不合乎逻辑的跳跃性的“突变”时,他都会“突然走进辩证法的领域”,[ 格·季诺维也夫:《列宁主义——列宁主义研究导论》,东方出版社1989年,314页。]以“革命辩证转变”作为解释其理论“矛盾性”的有力武器。列宁的“难以捉摸”在布尔什维克党内是出了名的,他“无与伦比的‘辩证法’技巧”让所有的人都望尘莫及,列宁自己也很为此感到得意。

可以说任何一个问题上反正两面的话列宁都讲过。有研究者认为,列宁既可以说是最残暴,也可以说是最民主,即是魔鬼也是天使,他的很多东西都是完全背道而驰的,熟悉列宁思想的人,完全可以做到用列宁来反列宁,也就是普列汉诺夫所说的,用“新列宁反对旧列宁”是他自己完成的。以丧失原则实现目标,到头来俄国社民党中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被阉割的差不多了,但是在话语上仍然一边实行民粹主义,一边批判民粹主义。到了后来实用主义和功利性发展到极致,在党内斗争中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联左打右、联右打左,只要有利于权力,与任何人之间的排列组合都是可能的,消灭某些人的肉身却贯彻他的思想,说和做脱节的模式就此形成,很多个人形而下的考虑都可以在真理、正义的掩护下进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