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士大夫政治和文官制度
(一)科举制度和新型士人的成长
宋代的士人很多都是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到官僚体系里面的。科举制度历经若干朝代(605—1905),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1300年之久。经统计,在历朝历代里面,宋代的年均取士人数独占鳌头。宋代科举取消了以往对于举子的身份限制,“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
考试制度的严密,促成了相对公平与开放。一些出身清贫的“寒俊”得以脱颖而出,登上了宋代的政治舞台。
吕文穆公讳蒙正,微时于洛阳之龙门利涉院土室中,与温仲舒读书……后状元及第,位至宰相。温仲舒第三人及第,官至尚书。公在龙门时,一日行伊水上,见卖瓜者,意欲得之,无钱可买。其人偶遗一枚于地,公怅然取食之。后作相,买园洛城东南下,临伊水起亭,以“瓜”为名,不忘贫贱之义也。
——《邵氏闻见录》卷八
范仲淹“断虀画粥”:
公生二岁而孤。少与刘某上长白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虀数十茎……入少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这些出身贫寒的新型士人登上政治舞台后,以天下为己任,学术思潮丕然一变,自觉意识空前成熟。在他们心目中,“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宋史全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成为一代优秀才俊集体性的抱负与追求。
(二)权力制衡与信息沟通
宋代君主集权、忠君观念皆处在逐渐强化的过程之中,与此同时,对于君权的限制因素也在增强。这两种趋势构成一种张力。就宋代士大夫心目中的政治理念而言:一、致力于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名分井然的理想社会政治秩序;二、为保证理想秩序的建立,必须“致其君为尧舜之君”。所以当时的君臣之间的关系,既有集权的一面,同时也有制衡的一面。
宋代实行“两府制”。所谓“两府(二府)”,一是负责行政民政事务的中书门下,一是负责军政事务的枢密院,两府的首长就是当时的宰相和执政,二者合在一起叫做“宰执”。两府之外,还有负责财政事务的三司、负责监察事务的御史台与谏院(二者合称“台谏”)。这些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遇重大事件要与皇帝直接讨论,这种讨论决策的机制就称为“御前会议”。北宋前期的中央机构,基本上不是层级很深的金字塔式结构,而是一种相对扁平的层级结构。
文书是信息与政令的载体。从图示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当时政令文书的流转方式。宋人有一说法,“事无巨细,非经二府者不得施行”(《宋朝诸臣奏议》),也就是说,皇帝的意愿,如果没有经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的讨论,可能不被视为“圣旨”,下面的执行部门有权提请复奏。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是一种制约。在这一流程中,负责草拟文件的中书舍人,负责审核文件的给事中,负责监察的御史台、谏院,都有权在政令形成、颁出、施行的不同环节提出意见。
宋代在君主、宰执(宰相与执政官员)、台谏之间,形成制衡关系。如南宋宰相杜范所说:
凡废置予夺,(君主)一切与宰相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舍得以缴驳,台谏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
——杜范《相位五事奏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