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千古兴亡多少事”(2)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 作者:国家图书馆


秦国在灭六国的时候,遭到六国的联合抵抗。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国坑掉了赵国40多万降卒,引起东方六国的害怕。它们团结起来联合对付秦国,最后还真有效果。信陵君“窃符救赵”就是一个例子。信陵君是反秦最激烈、最成功的一个人。魏信陵君“窃符救赵”后,被任命为上将军,也就是做军事最高统帅。秦朝派人拿着钱去离间魏王与信陵君的关系。信陵君为了救赵国,把晋鄙杀了。晋鄙的家人到处游说,公子在外十几年,现在在位将军诸侯都听他的,天下都知道信陵君而不知道有魏王。秦王又总是派人给信陵君写贺信,问信陵君你当魏王没有。“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娱,凡四岁而卒”(《通鉴》卷六)。赵国的廉颇也是被秦国用这样的办法除掉的。最后六国没办法了,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秦王,司马光非常不满意,做一个评论,“且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焱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丹释此不为,顾以万乘之国,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功隳身戮,社稷为墟,不亦悲哉!”(《通鉴》卷七)

对于秦朝的灭亡,各种历史书中都讲了很多。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资治通鉴》卷九)柳宗元说:“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朝的制度在汉朝已然得到了延续。政出了什么问题?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失去了民心。其中也有人才问题。什么人才问题?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以后再不用六国的人才。他对六国的人才不放心,担心六国的人复辟。六国的臣民对秦始皇都很憎恨,张良曾经派人用椎击秦始皇。秦帝国皇帝接班人危机和秦帝国高层管理者内部的矛盾也是其灭亡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刘邦赢了项羽?

1964年元旦过后不久,毛泽东在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谈到领导用人的问题,他就以刘邦和项羽为例。从公元前206—前202年,刘、项之间大战40多场,小战70多次,刘邦从来没赢过。刘邦输到什么程度?他的父亲都被项羽抓走了。项羽问刘邦你投降不投降,你不投降的话我就把你父亲给烹了。刘邦跟项羽耍赖说,咱们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把咱父亲烹了可别一个人吃了,给我留一杯。最后为什么刘邦当天子,项羽却自刎乌江?刘邦自己也曾经提出这个问题。他问“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当时群臣讲了各种理由。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讲了这一段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资治通鉴》卷十一)刘邦有自知之明,一连讲了三个不如。但是他很清楚谁是人才,如何使用这些人才,所以他取得了天下。而项羽连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败给了刘邦。所以领袖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会用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