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史记》是一部人人必读的人伦道德教科书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 作者:国家图书馆


司马迁所写《史记》总结了古代三千年的历史,提供了治国理民较为完备的资料,今天要谈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在此先要简单介绍一下司马迁的创作之路。

家学渊源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追述司马氏世系,源远流长,始祖是唐虞之际的重黎氏,历唐虞夏商,世典天官,至周世典周史,这是司马迁自认为最为光荣的家世,即史官世家。

司马迁的师承和友谊。汉武帝时代,有几位影响历史深远的大学问家。一位是今文学大师董仲舒,一位是古文学大师孔安国,还有一位天文学大师唐都,均因司马谈的关系,使得司马迁有幸拜他们为师。司马迁出仕为郎,又与大文学家司马相如、严安、庄助等为友,所得良师益友古代没有第二个人。

二十壮游 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司马迁20岁,正当盛壮之年,怀抱着凌云壮志,奉父命漫游全国,首创走出书斋读无字之书,向社会调查。

奉使西征 奉使西征巴蜀以南,这是司马迁青年出任郎中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司马迁在今云贵两省及四川西部地区工作了半年时间,设置了武都、文山等郡。由于使命是安抚新区少数民族,司马迁提出了“以故俗治”的办法,开创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施政大纲,承认少数民族的自制权力,是了不起的先进思想。

司马迁得天独厚的家学渊源和师承,培植了他的学;壮游和受祸,锤炼了他的识;史官世家的传统和气质,涵育了司马迁的德。这些主客观条件是《史记》成为不朽著作的根本原因。

一、《史记》是一部人人必读的人伦道德教科书

众所周知,《史记》是一部文史名著,它既是史学,又是文学,以人物为中心,帝王称“本纪”,人臣称“列传”,合称纪传体,但这是就其主要方面说的。《史记》内容极其丰富,它是一部融史学、文学、历史哲学于一编的旷世大典。司马迁自己定位为《史记》是效《春秋》而作的人伦道德教科书。孔子为何作《春秋》?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十二诸侯年表》《儒林列传》《太史公自序》等篇章中均有记载。这些记载的大意是:春秋末年周室衰微王道中断,孔子为救世而周游列国宣传王道,但各国诸侯都不能用他。晚年的孔子受获麟的鼓励而做《春秋》。《春秋》笔削严谨,辞约旨博,字里行间蕴含了许多“义法”,孔子就是通过这些义法来评价历史和现实,以“使乱臣贼子惧”。《史记》以人为中心述史,就是要效法《春秋》从道德评判出发,树立社会楷模,整齐社会秩序,司马迁非常自信,他以承接道统而自居,所写《史记》是一部新时代的王法,因此是人人必读的《春秋》。《太史公自序》说:不读《春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如果读了《春秋》,就会懂得礼义道德,君为明君,臣为贤臣,父慈子孝,社会和谐。司马迁说的《春秋》,实指《史记》。

下面集中来谈司马迁笔下的明君贤臣,他提供的榜样是什么样子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