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译后记(1)

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作者:马克·里拉


马克·里拉是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教授,欧洲思想史学者,被誉为美国自由主义阵营的一支健笔。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他在欧美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3年2月美国对伊开战之前,德国《时代周刊》(Die Zeit)同时登载了七位学者的文章,探讨战争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问题,除了马克·里拉之外,撰文者包括德沃金(Ronald Dworkin)、巴特勒(Judith Butler)、理查德·罗蒂、马加利特(Avishai Margalit)、韦奇伍德(Ruth Wedgwood)和盖德明(Jeff Gedmin),都是重量级的人物。不过马克·里拉并未就此走入中国人的视野,多数人的眼球恐怕很快被三个月后由更为熟知的人物——哈贝马斯、德里达、艾柯等发出的“全世界的知识分子,联合起来!”的所谓“新七君子宣言”吸引去了。

事实上,里拉在《时代周刊》上的文章颇具意味。他开门见山地声明,他反对布什政府计划中的战争,但是他似乎更强烈地反对那些以错误的理由而反战的人群。在另外一个场合,他甚至还针对以君特·格拉斯为代表的欧洲知识分子掀起的反美情绪,指出一些欧洲知识分子的言行已趋向极端主义,而这几乎是整个欧洲知识界的传统,近代欧洲知识界的那些英雄无一不是极端主义者,尽管一些思潮已经失去了主流地位,但这种传统依然在发挥着作用,吸引着新一代的信徒,滋生出新的运动。这些言论也是对本书基本立场的一个直接呼应。显然,我们很难把马克·里拉看作一个书斋型学者,而他乐于并擅长探讨的所谓知识分子遭遇政治的问题,重点不在于他们是否应该参与,而是如何参与,以怎样的立场参与。

马克·里拉1956年生于底特律,在新教背景的家庭中长大。20世纪80年代初,曾在新保守主义期刊《公共利益》做过编辑,后来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宗教、政治和现代性。据他说,自己曾在欧洲生活三年,亲历东欧1989年事件之后开始远离新保守主义,反观美国政治时也从此多了冷静,少了愤怒。他的论题跨越政治和神学,其身份也堪称介于学院与新闻媒体之间。多年来,他为《纽约书评》和其他刊物撰稿的时间甚至超过了他在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执教的时间。他讲究“精读原典”,著有《维柯:反现代的创生》(1993),编有《新法兰西思想:政治哲学》(1994),《以赛亚·伯林的遗产》(2001),其关于欧洲知识分子和现代政治生活的文章频繁见诸书评报端。据悉,2006年还将有一部著作《夭折的上帝》问世,依旧探讨欧洲宗教与现代政治之间的张力问题。

近年来,里拉在《纽约书评》及《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先后发表文章,所涉人物,诸如海德格尔、阿伦特、雅斯贝尔斯、施米特、本雅明、福柯、科耶夫、德里达和柏拉图,无不是欧洲乃至世界思想界的巨擘,而文论的主题则愈加明晰,直指知识分子面对政治的众生态。2001年这些文章结集出版,即成本书。次年,美国政治科学协会专门在波士顿举行圆桌会议探讨此书,更引起学界广泛关注。2003年,本书再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