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译后记(1)

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作者:柯林斯


三年前,当我第一次坐在兰德尔·柯林斯的“当代社会理论”课堂上时,曾经难抑激动的心情:柯林斯是当代最伟大的社会理论学家之一,对宏观与微观社会学都有深入的研究与建树。他所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结合了涂尔干的仪式理论、韦伯的冲突理论和戈夫曼的微观研究方法之精髓,被视为微观社会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在柯林斯的课上,我们从戈夫曼、米德、福柯、布迪厄等重要学者的理论视角出发,既讨论了现当代社会运动、国家转型、种族冲突等宏观命题,也探讨了社交网站、智能手机乃至自拍等社会与文化现象。而也正是在这门课上,我第一次读到了柯林斯出版于2009年的《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一书,并很快便被它独特的理论取向所吸引。

互动仪式链理论是柯林斯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本书亦可视为该理论在暴力研究领域的一种应用与延伸。它虽然基于微观分析,却有能力对社会冲突和分层等宏观现象作出有力的解释,可以说代表着当代社会学界重要的理论发展方向。基于互动理论而建立起的暴力解释框架,也有着崭新的视角和极具说服力的普适性。

本书最独特之处在于将暴力情境而非个体背景作为分析的核心。每当谈及暴力,我们最关心的往往是施暴者与受害者究竟是什么人,而常常忽略了暴力发生的具体过程。正因如此,过去的暴力理论虽然能够通过宏观数据与背景分析给出暴力的大体趋势,却也总是在微观层面遭遇难以解释的悖论:究竟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类型的“暴力个体”(例如贫穷的年轻男性和宗教极端分子等)?为什么某些看起来与暴力无缘的人,却会在特定情形下作出暴力行为?为什么绝大部分人即使满足“暴力个体”的条件也并不会行使暴力?在穷尽一切关于背景因素的分析之后,我们对暴力的理解仍然深受局限。即使相对更为关注暴力发生过程的机会与控制理论、法律行为理论、抵抗理论、暴力的文化解释等,也仍然失之宏观,对微观层面的悖论无能为力。而这也正是柯林斯写作本书的初衷所在。

对于围绕在暴力周围的诸多谜题,柯林斯在本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们应当将分析重点从个体背景转移到暴力的微观情境之上——“没有暴力的个体,只有暴力的情境”。因此,暴力情境能够适用于不同个体,“暴力个体”却并不适用于不同情境。

这一结论可能有些出人意料。最重要的是,它直接挑战了人们对于暴力的一种迷思:暴力是人类的野蛮本性,很容易发生,所以人类文明建立了一系列社会制度来阻止那些暴力的个体。柯林斯建构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模型:人类的本性并不是触发暴力,而是在互动中逃避和弱化真正的暴力;因此,与其说社会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阻止暴力,倒不如说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鼓励暴力乃至将其制度化。这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警察与军队中的种种纪律;此外,个体表演型暴力(如拳击、跆拳道与击剑比赛等)和其他团体竞技体育(如冰球和橄榄球等)的规则,也有着保障暴力顺利发生的意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