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序

还想遇到我吗? 作者:邓惠文


从失落到取舍

每次出一本书,都像整理一段思考的历程,作上标记,归类归位,之后空出一些脑袋和情感的空间,容纳更多新的体验。如果说上一本书——《寂寞收据》的主题是“失落”,在承受、忍受、接受失落后还能继续去爱,那么《还想遇到我吗》的主题应该是“取舍”,为了保全最珍贵的理念而放弃其他部分的能力。

例如,在极端的时候为了保全最后一点自我而切断与人的联结。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有时抛弃比被抛弃还要困难。

又如,为了保有自由逐梦的可能,毁坏已经构筑的基础,回到零的起点,重新出走。乍听之下只是自我的抉择,并未影响他人,但试想为了出走而毁坏的架构如果是与别人共有的,例如爱情、婚姻、共同的事业,而另一个人并不想归零,怎么办呢?想要云游就辞掉工作的人,想要恋爱就出轨的人,如何允许自己冒险又不伤害共同体中的其他人呢?

不忍心伤害别人是一种善良,但有些时刻,在别人与自我之间,终究得伤害一个。当彼此的存在互相抵触时,因为不愿伤害别人、无法取舍,最后可能濒临自我的消失。这类经历较少被触及与讨论,或许是因为不安吧?不管爱带来什么痛苦,只要确认是对方造成的,就觉得自己很坦然。但相反的,要承认自己造成别人的痛苦,在自我与他人之间选择维护自

我,是很困难的。

看起来失落是被动的,取舍是主动的。爱情结局中的失落者面临自己是否不值得被爱的疑虑,取舍者则承担自私、残忍、破坏的罪名。

真的是这样吗?

爱情、婚姻,任何亲密的关系都是一个互动的系统,当系统出现问题,无法排除累积的内在压力,需要发生变化时,看起来总像其中一个人无情,另一个痴情。一个人叛逃,另一个追捕。一个贪婪,一个正直。一个聪明,一个愚傻。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对的两种角色之间,哪一个比较轻松,哪一个比较痛苦,不足为外人道。

照着习惯的标签认知事物——背叛就是过错,抛弃就是忘恩,守候就是付出,显然比挖掘内心纠结或探索深层原因来得容易。但停留在这样的阶段就永远无法了解自己,也无法了解别人。

人的内心不只有一个自我,或者说,除了最主要的那个“我”以外,还有许多被潜意识割裂的部分,那是自己不喜欢或害怕的部分。把不愿正视的部分切落,向外投射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扮演自己讨厌的角色,然后可以轻蔑、指责、抗议别人,借由这样的过程,攻击自己讨厌的东西,确保自己已经跟它们无关,遥远得很安全。这是克莱因学派客体关系理论的核心。其实没有人不曾如此,但明白自己如此的却很少。

从失落到取舍,从无奈地被人影响到检视自己对别人的影响,我觉得这次的故事充满扎手而容易被人丢弃或搁置的“自我概念”的碎片。期待我们都能与完整的自己重新相遇。

邓惠文

2010. 4. 2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