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亲的含蓄和内敛,至少在我父亲那一辈还是被承袭得很好。我从来不记得他曾经拥抱我,并且亲吻我的脸庞说:我爱你。一方面我记忆力一向不好,晚餐往往忘记午餐的内容;一方面我印象中这种做法来自西方,好像是在上世纪90年代经常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被当成新鲜话题探讨的观念。而那时我都是十几岁的小男孩了,从我本心来说,似乎也觉得被爸爸搂着亲吻并说我爱我,也是件着实令人难堪和尴尬的事儿。
可怕的中国式教育,含蓄和内敛这么高级的词汇就这样被蛮横的扭曲了本义。因为被扭曲,所以被当成正当的存在,而被一代代人天然的接受和传承。现在能够逃离原有教化,拥有独立人格后才发现——什么东西被压抑,终究对谁都不是一件好事,其中包括感情。
西方的文化也未必都是先进的。据说中世纪的西方老爸也多是浑不吝的火暴脾气,稍有不顺,就抄起手边胡萝卜之类的蔬菜抽打孩子,施以暴力。而平日里基本昏昏沉沉、撒手不管。
苦力之下必有蛮夫。
即便到了伊丽莎白时期,西方老爸还喜欢把年幼的娃娃丢进编织袋,拖到码头换海外探险者的烟来抽。无论是施以暴力,还是拿孩子换烟,历史上的西方老爸都没比中国老爸好到哪儿去。
历史的车轮碾到今天,男人变得越来越不像传统意义的男人,女人亦然。网络时代,写字楼里的办公环境,男人和女人不再是农耕时代男耕女织的泾渭分明,我们一起面对鼠标键盘,干着几乎一致的工作,同样的程序,同样的流水线。女人在学习成绩、工作业绩、甚至工薪收入上与男人持平,甚至远远超越了男人,于是,男人没有底气继续在家庭中树立威权,传统意义的“夫权”、“父权”与其说是被生产关系打破,不如说是被生产力击得粉碎。确切地说,男性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甚至表达语气也会驱使自己主动地选择另外一种家庭中的存在方式。
威权的旁落,致使男人会觉得花费更多心思和时间在家庭和孩子身上是一件自然的事情,甚至是时髦的风潮。这着实是一个令子女开心的变迁,毕竟和一个人玩总不比和俩人玩来得有趣。
看着那些好莱坞大牌男星,戴着黑超,一身奢侈品牌最新设计,单手抱着一个男宝宝、女宝宝,简直是潮到爆、帅到掉渣。没有任何人会认为这是缺乏睾丸激素的表现,而多半托起下巴仰慕:这就是新时代超级奶爸!男宝宝、女宝宝此时此刻的存在,绝不亚于彼时的一部哈雷机车。
这真的是一件好事。首先,男人的压力变得不再单一,至少不会带不回面包和牛奶,全家人就要喝西北风。夫妻成了家庭生活来源的两驾马车双重保障;其次,男人给育儿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我们不像妈妈一样谨小慎微,更不会永远只会哼唱几句软绵绵的摇篮曲,最重要的是,危险和安全的边界在我们这里更模糊,子女可以获得更多自由和激情;最后,男人生理上的优势,仍旧会让奶爸在一些育儿的技术创新上保持高调,让育儿变得不再只有压力山大和循规蹈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