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后,就在向全世界的实况转播中,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身份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决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于本日在首都就职,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推选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项政府机关,推行各项政府工作。同时决议: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将建国公告宣读后,新华社也立即向全世界播发了公告全文。在此同时,按照国际惯例,周恩来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的身份发出第一份对外公函,也就是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的第一份外交文书。该文书要求各国原驻华外交代表,将毛泽东主席的公告迅速送达本国政府。
10月1日这天,原中共中央外事组已在王炳南的带领下,将这份重要的外交文书准备好了,就待周恩来亲笔签字了。
这个晚上,开国大典最后的礼花放过之后,好些群众还沉浸在兴奋之中,有的还没有散去,当时不宽的街道交通还拥挤着。有的青年人还唱着歌,有的人群还举着红灯笼。
御河桥旁东交民巷10号的一栋洋楼里,中共中央外事组办公室灯火通明。王炳南已经显得很焦急了!
他和外事组的同志们已经准备好了毛主席的公告和周恩来的外交文书,总共有数十份,等着周恩来签字后,就分头发送出去。
这是一定要在今晚上送达的。
当时,外交部虽说已经宣布成立,但班子尚未组建,一些涉外方面的具体工作都由中央外事组承担。中共中央外事组,实际上就是新中国外交部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前主管外交工作的领导机构。外事组成立于1947年春末,正值解放战争全面展开、党中央从延安撤出之后。那是在战火纷飞中,在周恩来的主持下,在山西省临县三交镇双塔村成立的,由叶剑英担任主任,王炳南做副主任。在此之前,在抗战胜利后王炳南一直跟随着周恩来在国统区做外事工作,与好些美、英人士打过交道。在重庆谈判中,他又任毛泽东的秘书。在马歇尔使华调停期间,他又跟随着周恩来与美国人打交道。马歇尔调停失败,周恩来返回延安,叶剑英也率领军调部中的中共人员返回延安后,王炳南仍奉命在中共驻南京办事处工作,直至《新华日报》被国民党封闭后,他才最后撤回延安。
北平刚解放,王炳南就带领着外事组跟随兼任北平市长的叶剑英进了北平。为了外事工作方便,叶剑英就让外事组在外国领事馆云集的东交民巷接管了原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驻北平特派员办事处,与北平市委组织部同在原日本总领事馆里办公,与北平市委接管的原德国领事馆是对门。
正在王炳南焦急的时候,外面传来小车刹车的声音,他听了才露出了笑容。他和同志们迎出去,果然是周恩来赶来了。
周恩来听了王炳南简单的汇报。对原外国使馆比较集中的南京、上海,这天上午,已经预先将毛泽东主席的公告发给了南京、上海两市市委。在南京要送的有印度、埃及、缅甸等12个国家的前驻华使馆;在上海要送的有瑞典、巴西、希腊等14个国家的前领事馆;今晚要送出的,就是留在北京的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7国的领事馆了。
周恩来要王炳南马上携带着待签字的文书和公告,跟他去自己在北京饭店的临时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