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阳光法案”,自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在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促进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该《条例》明确提出了“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但现实中,或多或少还存在“公开为例外,不公开为原则”。它们为避阳光,紧闭门窗,“地下”办公,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服务外包等方面暗箱操作,在公款吃喝送礼、公车私用、公费境内外旅游等方面搞小动作。即便被迫进行了一些公开,但也态度敷衍,避重就轻,隔靴挠痒。市井坊间对此抱怨颇多、意见很大,不断动摇了原本牢固的威信和信心。比如一些“天价采购”事件陆续被曝光。君不见,你买iPod Touch做办公U盘,我购iPhone手机当警务通,这边有十倍于市场价的硬盘和内存条,那厢就抖出一张天价购酒发票……公众惊呼这些部门“太有才”,连连表示“伤不起”。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河南周口。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基层群众不断反映当地某些政府部门存在吃空饷问题。但由于相关部门守口如瓶,就是不公开信息,无法查证是否属实。这无疑对政府形象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自2013年6月1日起,周口市有关方面充分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开始治理。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公布举报电话,设立通信邮箱,专门受理问题线索并予以查处。截至8月20日,周口市在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共已查处5731个吃空饷人员。按照每年每人平均工资2万元的标准计算,仅发放平均工资所需的公共财政开支就超过了1亿元。8月22日,河南大河网刊发了《周口查出5731人吃空饷》的新闻报道,将这一情况公之于众。9月11日,《法治周末》又深入采访报道此事,随后该报道被其他媒体及网络大量转载。舆论一片哗然,相关舆情热度也快速升温,当天的相关网络新闻591篇,相关微博超过1.8万条。吃空饷问题终于浮出水面,昭然示人,也惊煞众人。
问题传开后,网友普遍认为,能下如此大的决心来查处吃空饷的问题,这是一种担当与进步,甚至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彻查,并对吃空饷背后的相关人员依法问责。但也有人置疑,一个单位公职人员有多少,有多少在上班,发了多少工资,有没有人吃空饷,单位领导、人事及财务部门等一定心知肚明。但为什么能够躲到阴暗处,直到今天才让人知晓?除了恐怕这些人有“背景”、不好惹之外,是不是也有信息不够公开、为这颗毒瘤间接提供滋生土壤的原因?如果政府工作能够更公开些、公职人员信息更透明些,谁又能捂得住、盖得住、拖得住?恐怕吃空饷的人员早就“见光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