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释疑:“网络问政”常态化(1)

领导干部读懂舆情管理的第一本书 作者:艾学蛟


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先生曾对民主作了如是解释:“必须积极而非消极地征询每个人的意见,使每个人本身成为权威过程和社会支配过程的一部分;必须使每个人的需要与欲望都有被记录下来的机会,使其在社会政策的决定上起着作用”。这样的民主确实是人们所向往的。

但在那个尚无网络的年代,如此大范围地征询意见与记录需求,使其在公共空间里发出声音,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今,网络时代已经全面到来。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自由互动极大地改变了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途径和方式。网络的直接参与性、即时互动性和公开透明性,极大地弥补了现实社会中代议制民主内生的不足和缺陷,在扩大民主参与、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务公开、加强廉政监督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各级政府决策者和社会公众,能够借助网络手段,构建许多新的多向度、点对点甚至即时互动的沟通反馈渠道,迅速、直接、真实地掌握政治、经济、社会真实情况,将庞大而繁重的意见征询与需求记录工作纳入社会决策的全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公共管理过程的透明性、互动性,为保障民主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时效里更好地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网络作为民意汇集的海洋,正在影响并逐步改变着传统政治体系生态。“网络问政”打破了时空限制,在任何一个时间、空间内,只要愿意都可以参与。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什么问题、什么要求、什么愿望都可以谈。“上网交心、下网服务”,“网上问题、网下解决”,这是群众的要求与期待,更是党和政府决策民主化、施政科学化的必然选择。

公众对于“网络问政”的高涨热情,借助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互影响,使网络民主之东风不断吹向现实政治生活,在优化民主政治环境,开创引领民主风气,缓解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矛盾冲突,以及加速国家现代化进程等方面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君不见,从南京“天价烟局长”周久耕事件、陕西“微笑局长”杨达才事件、广州“房叔”蔡彬事件、广西来宾烟草局长香艳日记门等,一个个官员的落马,到上海钓鱼执法事件、延安城管“跳脚踩头”事件、湖南临武瓜农死亡事件等等,一起起舆情的出现,再到辽宁西丰进京拘传记者事件、湖南永州唐慧劳教事件、辽宁盘锦征地冲突村民死亡事件等等,一次次维权的选择,无不见到网络问政的身影。如今,“动不动就我就到网上曝光”的维权思路已经成为了基层群众“公开的秘密”。网络时代下的领导干部相当于在“玻璃房”中工作与生活,时刻都在公众的可视范围之内。

事实上,党和政府也在积极顺应历史潮流,通过拓宽渠道、健全制度、加大投入,大力推进“网络问政”常态化建设,不断加强对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保障力度。

2006年年初,广东省成立了奥一网,并在该网开辟了国内网络媒体第一家系统化网络问政平台。该平台已然成为广东省各级党政社群部门推动网络问政、与网民群众和民间智库进行全方位互动交流的权威平台,被公认为广东省推动网络问政的核心力量,并荣获第20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一等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