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俾斯麦 (2)

西方战略思想史 作者:钮先钟


1863年丹麦宣布兼并希里斯维格、何尔斯坦(Shleswig-Hclstein)两地区,而不顾这两个公国(Duchy)有其传统的自治权,尤其是后者更具有日耳曼邦联会员国的地位。于是俾斯麦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引诱奥国一同出兵,在1864年向丹麦发动战争,这也是俾斯麦故意制造的第一个战争。

这是一个非常小型的战争,但其胜利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1)俾斯麦个人在国内政坛上建立了重大的威信,这一战之后,普鲁士国内不再有人敢公开反对他;(2)提高了普鲁士在日耳曼邦联中的地位,造成取奥地利而代之的趋势,终于奠定统一的基础;(3)提高了普鲁士在欧洲的国际地位,使其有与其他大国分庭抗礼的资格;(4)坚定了普鲁士军民的求胜意志,使他们愿意在政府领导之下继续前进。

普丹战争对于俾斯麦的大战略只能算是牛刀小试。战争结束后,普鲁士立即开始作下一次战争的准备,新的箭头指向奥国。诚如富勒所云,这次所要进行的战争不是普通意义的侵略战争,也不是征服性的战争,而是一种外交性的战争。毛奇在战后说:“这是一次故意准备的战争,其目的不是夺取土地,而是要使日耳曼在普鲁士领导之下归于统一。”

普奥战争发生于1866年,俾斯麦又是重施故计,在战前即用外交手段使奥国陷于孤立,而毛奇也能顺利地达成速决的目的。和约对于战败国可以说是异常宽大,俾斯麦认为只要奥国不再过问日耳曼统一问题,其他一切都无关重要。由此可以显示其眼光的远大,对于未来有深远的考虑。他知道普奥为兄弟之邦,若能言归于好,则对双方都利莫大焉。为了不损害奥国人的自尊心,俾斯麦坚决反对普军以胜利者姿态在维也纳举行入城式,实可以充分显示政治家的风度。由于俾斯麦的苦心和远见,双方始能化敌为友。普奥战后,奥国不但不存心报复,反而变成普鲁士的忠实盟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止。

战后,梅因河以北诸邦组成北日耳曼邦联,奉普鲁士为盟主,而该河以南诸邦另组南日耳曼邦联,暂时保持独立的状态,所以到此时为止,俾斯麦统一日耳曼的雄图还只刚刚完成一半。俾斯麦要想完成其大业,必须克服三道难关,而一关比一关更难。第一关是国内的反对势力,第二关是日耳曼邦联内的反对势力,第三关是整个欧洲之内的反对势力。现在他已经过了第二关,所剩下来的是第三关,而这也正是最后和最难的一关。

富勒曾评论如下:

普法战争的主因为一方面普鲁士有统一日耳曼的决心,另一方面法兰西有阻止此种统一的决心,再加上高卢人与条顿人的累世深仇,所以只需星星之火,即可燎原。战争的近因似乎只是一个偶发事件,但其终将爆发则为必然之势。

俾斯麦在1870年利用西班牙王位继承事件来激怒法国人,刺激其政府不计利害,盲目投入战争。同时,又利用俄奥两国的友好关系,使所有欧洲国家都采取不干涉态度,听任普法两国用决斗的方式,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执,并决定不用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来谈判和约,这样也无异于容许俾斯麦可以完全照他的构想来安排战后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